萧氏有贵女完结(春浮园介绍)

1. 萧氏有贵女完结,春浮园介绍?

明末江南第一园

赣中南吉泰盆地的泰和县城西郊,明末清初有座名噪当时的私家园林—春浮园。

春浮园曾经多有名气?且引几则史话。

明末东林党领袖、文坛盟主钱谦益写道:萧士玮(字伯玉)“登第后,为园于柳溪,名曰‘春浮’,极云水林木之致。”(《萧伯玉墓志铭》)钱谦益曾应萧士玮之邀,憩游过春浮园,为该园各个景点咏赞,留诗《泰和萧伯玉春浮园十四咏》,盛誉春浮园佳构美景。

号称江左文坛三大家之一的明末清初大诗人、清初国子监祭酒(高教部长)吴梅村,亦称萧士玮“筑春浮园于柳溪上,极云泉林木之盛。”吴梅村小春浮园主萧士玮15岁,自称他儿时就习读萧士玮文章,而得知春浮园之盛景是钱谦益转述于他的。如对吴梅村有些陌生,那写吴三桂陈圆圆的诗句:“冲冠一怒为红颜”即是他传世名句。不过,他在文中又证实“同里许君尧文,官于吉水,贻书及余,述所谓春浮园者,嘉树名卉,高台曲池,滋荣而益观;图书彝鼎,庋藏而加富。”(《萧孟昉五十寿序》)文中提到的吉水,是与泰和近邻的县邑,一条赣江的便捷水道,大半日即可抵达。吴梅村的同里人官于吉水写信给他,告诉他自己亲自游憩过的春浮园,不但嘉树名卉,高台曲池,滋荣益观,更有藏书古玩,确非一般园林可比。

清初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其先太常著书处,则春浮园也。亭台花竹,甲于江表。”(《萧孟昉五十寿序》)

清初政治家、文学家施闰章,在萧士玮逝去20多年后,施时任江西布政使造访了春浮园。园已毁,春浮园第二代主人萧孟昉(字伯升)已另辟小园遁园。施闰章此时的感受形诸文字:“其春浮园,为时所称美。”“盖因其高下,凿溪垒山,一亭一迳,皆竭能殚智,求异于人”“亭台半圯,丘壑犹存;断壁寒崖,矗然斗绝;回冈曲渚,忽又奔属”。(《萧氏春浮园四首》)已毁几十年的废园遗址,还让这位后来官至康熙侍读(帝师)的文学大家施闰章感叹不已,感叹春浮园主匠心匠意的非同凡响!

这些与春浮园存世时同一时空的文坛大擘们,或亲临,或听闻,他们笔下所保留的因园主“竭能殚智,求异于人”苦心经营数十载的春浮园,“极云泉林木之盛”“甲于江表”这些文字可作为我们今日想像被称为“明末江南第一名园”的重要依凭。

而如此江右胜景一代名园,却莫名其妙地湮没于400多年的文献史载,以至于当地的民间记忆。

春浮园再次浮出历史,是上世纪末的1995年,中国期刊《农业考古》有篇译文,介绍美国著名汉学家关于对江西泰和有明一朝的农业农村之研究,文中有对春浮园的研述。

美国著名汉学家达第斯(Johnw.Dardess)教授,1937年生于美国,现为美国堪萨斯大学俄罗斯、东欧和欧亚研究中心历史学名誉教授。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选中江西泰和作为重点研究区域,以此解剖明代的中国社会。他充分利用日本京都大学以及美国哈佛大学中的中国古代稀有文献,挖掘出了春浮园,并得出结论:春浮园是当时中国的著名园林。而尤其难得的是,他还认为,明末清初访问过春浮园的客人名录,就是当时的伟大学者名录!这就是说,春浮园不仅园林精致疏野,古文物典藏丰富,还因为交通便利(黄金水道的赣江边),还因为园主人的家底殷实雅量好客,吟诗弄文风骚情致,或还因为园主人的政治倾向又大度包容,成为当时出色的文士侠客寄情啸傲的山水,谈吐风云的沙龙,在明清易代的历史大变局中,她经历见证了许多时代变故,还演绎隐藏了许多历史谜语。

萧氏有贵女完结(春浮园介绍)

2. 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感谢悟空邀请,回答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废杨勇立杨广,这都是杨广他妈和他小妈搞的事。

话说这杨勇和杨广,可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他们的爹,不用多说了,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他们的妈,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隋朝第一任皇后独孤伽罗,以贤明悍妒著称。他们的小妈,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的女儿宁远公主,因陈灭被纳入隋宮,以性聪慧、姿貌无双著称。

独孤皇后出身世家,她的姐姐为周明帝的皇后,她的长女杨丽华为周宣帝的皇后,煊赫地位无人能及。但她熟读诗书、深明大义,侍奉丈夫杨坚柔顺恭谨,同时又长袖善舞,利用贵夫人身份出入宫闱,打探传递各种消息,最终为丈夫和平政变、兵不血刃登上皇帝宝座立下奇功。

对这样一位妻子,杨坚当然是又敬又爱,情好日蜜之时两人遂定下“永无异生之子”的盟誓。说白了,就是杨坚只和独孤困觉、生孩子。

杨坚当上皇帝之后,身边宫娥彩女花团锦簇一般,如何能不动心?没关系,独孤皇后帮他守住誓言,天天早晨亲自把他送到金銮殿办公,下朝时又亲自来接他回到寝宫休息,后宫佳丽们想沾点雨露门都没有。

杨坚被独孤皇后无微不至地伺候着,也只能表面乐呵呵心里叫苦不迭。要说这独孤皇后也是女中豪杰,她在那个朝代都坚持推行“一夫一妻”制。她不但要把杨坚管得死死的,而且还名正言顺地推而广之,对大臣们纳妾宠妾也非常反感,有蓄妾生子的,都劝皇上废斥。

太子杨勇对老妈的做派颇不以为然,公然冷落皇后为他所选的原配元氏,独宠爱妾云氏。皇后几次面训,他依然我行我素,这让皇后很是寒心。

这边晋王杨广却很会揣摩人心,很快就看出皇后有不喜太子之意,就故意装出只与王妃萧氏恩爱的样子,对别的女色从不多看一眼,身边的仆妇也都是老丑之人。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广施恩德,因此皇宮内外都对晋王交口称颂。不知不觉中,独孤皇后爱太子的心都移在他身上了。

独孤皇后虽奇妒,但在后期为笼杨坚之心,也默许他宠幸了宣华夫人。能得到妒后允许获得雨露之恩,宣华夫人的本事及在杨坚心中的地位也非寻常。杨广为阴谋夺嫡,就经常给宣华夫人送金蛇、金驼等物取媚于她。因此,宣华夫人也站在了他这边。

有了独孤皇后、宣华夫人这两个内助天天吹枕头风,杨坚耳朵里灌满了杨广的贤明仁爱、杨勇的荒唐淫逸。再加上外廷朝臣在杨坚面前搬弄是非、乘隙进谗,杨勇的太子地位岌岌可危了。

还需要再添一把火。杨广有次回任扬州,辞别皇后,伏地流涕说:我很笨,我是个缺心眼子,干啥事不知道忌讳。在外任上,天天想念亲恩难以报答,就时时派人来问候。谁知道惹恼了太子,认为我心怀不轨,说等有机会一定要杀了我。这一走,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您老人家。呜呜…… 这一下把独孤皇后的火勾了起来:太子不思孝顺,专宠阿云,还嫉妒晋王。现在我还活着,他就敢这样,我死了,好孩子还有活路吗?到时候,我的乖儿子还要向阿云那个小贱人俯首称臣战战兢兢生活吗?没门。行了,你回去吧,我自有主意。

“自助者天助之”。这边厢杨广积极行动,阴谋夺嫡;那边厢杨勇仍然糊糊涂涂浑然不觉,天天仍然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好死不死的,老天又来相助了,太子妃年纪轻轻的暴薨了。这,终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太明显了,这不明摆着就是阿云迫不及待想上位,和太子合伙害死了太子妃吗?独孤皇后大怒,最终几方力量合攻,终于促成皇帝宣诏废杨勇太子之位,立杨广为太子。

再后来,独孤皇后因妒杀死杨坚所幸宮女,导致杨坚雷霆大怒,独孤很快惊惧而死。没了独孤的管束,杨坚日日广洒雨露,很快两年后头晕眼花地去见独孤悔过去了。杨广荣登大宝,当天就把宣华夫人摆到了自己的龙床之上。

总之在这件废杨勇立杨广之事中,杨广的老妈和小妈都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其实,我们想想,如果当时我们处在他们的位置上,是不是也喜欢杨广这样不好色、生活简朴、胸怀大志的皇子?也只能怪杨广太能装、杨勇太放纵了。你们看呢?

3. 八柱国是哪八人?

《战国策·齐策》:“安邑者,魏之柱国也;晋阳者,赵之柱国也;鄢郢者,楚之柱国也。”

所谓柱国,“言其於国,如室有柱”,最初是指国都,国都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是政治中心,更是精神支柱,国都被攻破,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同时,战国时期的楚国,出现了“上柱国”的官职,是楚国的最高武官,地位仅次于令尹,具有“言世为国柱臣也”,即位国家的顶梁柱的意思。

柱国大将军出现在南北朝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慕容垂曾设立柱国大将军,北魏末年也曾设置柱国大将军,尔朱荣、高欢等权臣都先后担任过柱国大将军。

西魏的“八柱国”,宇文泰对军事制度的改革

西魏时期,宇文泰为了更好的控制西魏政权,团结以武川军阀为代表的关陇贵族势力,设置八柱国,对西魏的军事制度进行府兵制改革,扩充西魏的军事力量,以对抗强大的东魏高氏集团。

西魏的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八柱国虽为八人,但只统领六镇府兵,其中宇文泰为大冢宰,都督中外各军,即总揽丞相和大将军的职责,元欣为虚职,其余六人各领一镇府兵。

宇文泰创建府兵制,设置八柱国,其目的在于平衡北魏时期的汉化改革,造成的六镇军阀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宇文泰出身于武川军阀,西魏府兵的核心力量就来自于武川军团、李弼军团和西迁的北魏禁卫军。

这些军团都是完全的鲜卑化军队,内心非常反对汉化,大都是北魏“六镇之乱”的参与者,但是宇文泰为了扩军备战,对抗东魏强大的高欢势力,必须进行军事改革,吸收汉族势力加入军队。

为了缓和鲜卑与汉人的矛盾,宇文泰在形式上采纳鲜卑的八部制,设立八柱国,统领西魏的核心军事力量六镇府兵,在士兵与将领的关系上,宇文泰采取鲜卑原有的氏族关系。

将原本是鲜卑族的将领恢复鲜卑姓氏,汉姓的将领重新赐予鲜卑姓氏,比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弗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

各部统领的士兵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为自己的姓氏,形成类似宗族制度的古老鲜卑传统,在将领和士兵之间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提升了西魏府兵的战斗力。

“六柱国”是宇文泰的亲密战友,也是同盟者

西魏的“八柱国”中,宇文泰是高高在上的角色,他是西魏的建立者,北周的奠基者,西魏的皇帝虽然是北魏皇族元氏,但是掌权的确实宇文泰。

宇文泰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侄子宇文护辅政,不久之后宇文觉称帝,建立北周政权,此后一直到唐初,宇文家族都在朝廷有很高的影响力。

八柱国中,除宇文泰总领内外军事外,出身元氏皇族的元欣,因为受到权臣宇文泰的忌惮,并未统领府兵,但是元欣家族与宇文家族世代联姻,元氏一直到唐朝都非常的繁盛。

六柱国中,威望仅次于宇文泰的是赵贵,赵贵与宇文泰一样,都是武川军团贺拔岳部下的大将,贺拔岳被杀后,赵贵诈降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收尸后,逃到平凉,拥立宇文泰为武川军团的主帅,帮助宇文泰击败侯莫陈悦。

宇文泰在世时,赵贵的地位仅次于他,宇文泰死后,宇文护继承了宇文泰的辅政权力,赵贵非常不满,和独孤信密谋杀掉宇文护,动手之前被独孤信制止,不幸隔墙有耳,不久被宇文盛告发,赵贵因此被宇文护杀死。

赵贵之后,实力最强的是李弼,李弼虽然与宇文泰、赵贵一样,都是贺拔岳的武川军团的将领,但是李弼是属于宇文泰的对手侯莫陈悦的部下,在宇文泰与侯莫陈悦争夺关中霸权的时候,李弼率领部下投奔宇文泰,帮助宇文泰一举击败侯莫陈悦,夺取了关中地区。

此后李弼跟随宇文泰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八柱国中,李弼的战功和地位都是首屈一指的,李弼死后被北周朝廷封为魏国公,后代在北周世袭魏国公,在隋朝世袭蒲山公,隋朝末年瓦岗寨起义军的首领李密,就是李弼的后代。

与李弼一样在北周时期仍然享有崇高地位的是于谨,于谨在八柱国中以谋略著称,这也是他虽然不是武川军团出身,却能够跻身八柱国之一的原因,与其他人不同,于谨出身北魏的中央军,曾参与镇压边镇起义,后因支持尔朱天光而被迫逃入关中,投奔宇文泰。

宇文泰死后,在反对宇文护的声音开始出现时,于谨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宇文护,并说服大家支持宇文护,使西魏宇文集团避免了分裂的命运,因而于谨在北周非常受到重用,与李弼并为元老,受北周武帝三老之礼。

侯莫陈崇与宇文泰一样,都是鲜卑人,他是正宗的武川军出身,十五岁开始就随贺拔岳转战四方,其家族与勇猛之名著称,与赵贵一样,侯莫陈崇也对宇文护掌权不满,因为说宇文护必死的话,被勒令自杀。

“人生赢家”独孤信,在八柱国中,独孤信算不上能力出众的人,但是他能够步步高升,除了和宇文泰是发小,关系亲密之外,还有他对主上的忠心,被北魏孝武帝看重,就辞别家人,孤身一人入关追随,在荆州战败,投奔南朝,受到梁武帝的称赞。

因参与赵贵谋杀宇文护一案,独孤信被宇文护逼迫自杀,但是独孤信的四个女儿,有两位成为了北周的皇后,其余两位分别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和李渊的母亲,看来人生了一副好皮囊,性格好,还是很重要的嘛!

李唐的先祖李虎,李虎与宇文泰、赵贵等人一样,都是贺拔岳手下的大将,贺拔岳死后,李虎南下荆州想拥立贺拔岳的兄长贺拔胜为主帅,被贺拔胜拒绝,后来李虎回归到宇文泰部下,跟随宇文泰打败侯莫陈悦,平定灵州曹泥,累功升任左仆射、太尉,拜八柱国之一。

在八柱国中,李虎去世的比较早,北周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李虎就去世了,不久他的儿子李昞也去世了,只留下年仅七岁的孙子李渊,李家在北周一代并不显贵,隋朝建立后,因为独孤皇后对外甥李渊喜爱有加,李家从此显贵,在隋末乱世中,收拾山河建立大唐王朝。

所谓“八柱国”,其实是宇文泰夺取西魏政权的工具

虽然八柱国都是宇文泰的战友和伙伴,但是八柱国制度在宇文护掌权之后,赵贵、独孤信和侯莫陈崇先后被杀,李虎早早去世,在北周尚未建立之前,八柱国制度就已经崩溃了,但是其根本的府兵制度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宇文泰建立八柱国制度,其目标在于将西魏的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武川军事集团手中,为其掌控西魏政权提供便利,宇文泰死后,他的职权顺利转交给了侄子宇文护以后,这就标志着宇文氏已经有了取代元氏的能力了,所以八柱国对宇文氏已经不再重要了。

但是,八柱国大都出自以武川军团为核心的关陇贵族,与部下的十二将、二十四开府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密切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利益集团,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八柱国代表的利益集团都在左右着历史的走向。

4. 影响历史的女人?

在封建男权社会,男人往往处于权力的核心地位,然而,总有那么几个女性,凭借着自己的好与坏,以傲人的成就或者丑陋的行径左右历史的发展,下面小生来说一说影响历史的那些女性们。

一、丑人多作怪的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痴呆皇帝司马衷的皇后,为人善妒荒淫而且丑陋无比,不仅和贴身的太医令程据有染,还私下里招揽一些小鲜肉,完事后便杀人灭口,更荒唐的是:她还用戟挑死怀孕的妃嫔,活活饿死曾对她有恩的杨皇后,废黜并毒杀太子司馬遹,直接导致八王之乱的爆发,从而引发五胡乱华,给社会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

二、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周幽王即位,但他不思朝政,一心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大臣褒珦为了江山社稷便仗义执言去劝谏幽王,这时候的周幽王沉于享乐,非但不听劝谏,还把褒珦关进了大牢。为了让父亲脱离牢狱之苦,褒珦儿子以重金买下城中一美少女,教她跳舞和宫中礼仪,取名“褒姒,进献幽王,幽王一见美人便口水流了一地,为了讨得美人一笑,周幽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

为此,幽王赏下千金只为引得褒姒一笑,佞臣虢石父建议用烽火台一试。于是,周幽王点燃了传递战情的烽火台,各路诸侯匆匆忙忙赶来时,却看见周幽王正和妃子在高台上饮酒作乐,一下子知道被戏弄了,但又不好发脾气,只得退兵,等各路诸侯退走后,周幽王又点燃烽火,各路依旧火急火燎地赶来,褒姒看见各路诸侯反复被戏弄的样子,便哈哈大笑起来。后来,周幽王见此法有效,便常常点烽火戏耍诸侯。

最后,周幽王为了立褒姒为皇后,他废掉了皇后和太子,惹怒了皇后的父亲,申国的国王便联合各国发兵周朝,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可是,各诸侯早已不相信周幽王,很快,周幽王在叛乱中被杀,褒姒被俘,至此,西周灭亡。

正是由于一些女性的存在,君王迷失其中,从此朝纲不振,严重影响了历史的走向,给当时乃至后世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翻开那些有趣的卷宗,我们也不难发现,虽有女性祸国之实,也不缺优秀的女性依凭自己的傲人成绩乃至一言一行去促进历史不断发展、持续进步。

三、为了国家,远嫁西域的美人

(1)王昭君(约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本名王嫱,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2)昭君出塞:

汉元帝时,匈奴内部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为了获得汉朝的支持,挽救自己失败的颓势,亲自率领部下到长安向汉朝称臣归顺。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单于为了更好地获得汉朝的支持,便提出和亲请求,汉元帝正纠结万分,但为了汉匈的友好关系,又不好拒绝;这时候,深明大义的宫女王昭君挺身而出,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域。后来,呼韩邪单于封其为“宁胡阏氏”(阏氏为匈奴语,意思是“王后”,从此,汉匈两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史书里记载:“边成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最后,昭君去世,她的女儿须卜居次、当云居次、外孙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飒等人,都继续为汉匈和平友好做过努力。

四、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12月16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女政治家,她的功绩促进了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

政治上:打击门阀,终结了自北周以来的门阀统治,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化上:开创武举、殿试等多种制度、发展科举制,重用寒门,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上:轻徭薄赋、兴修水利,休养生息,促进了农业、手工业乃至商业的长足发展。

军事上:裁撤边境怠政官员,稳定边疆,为社会的繁荣安定提供条件。

在武则天的统治时期,当时唐朝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力很强盛,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人称“贞观遗风”,不愧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帝。

总之,在封建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下,女性冲破社会的牢笼,本该是创举,但如若心怀不轨、扰乱天下,如贾南风之类,致使社会遭受损失的,人民自然谴责她,而为了历史的发展不存余力、一丝不苟的,像王昭君之举,人们必然赞誉她、传颂她。所以,世事虽无常,却也很公正,任何的人、事、物在时间的审判下总会水落石出,我们今天所做的,即使无法预知明天的结果,也要坚信:努力生活,春暖花开!

5. 五代十国前期贵族?

五代十国前期扔以五姓七门为贵,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此外有兰陵萧氏,渤海高氏,河东薛氏,河东裴氏,韦氏,杜氏,赵氏,刘氏,杨氏,韩氏,张氏,符氏,只不过在那五十馀年的大乱中这些世家几乎都招受了毁灭而已

6. 为什么还要把殷王室微子启分封在宋国?

武王克商,又封其后人于宋,可以这样看——

第一,西周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大一统”,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实行了一整套“治国方略”,上述举措是其中之一。

第二,武王不仅封了殷人之后,还有其他族群之后,这是当时局面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第三,尽管封殷人之后属于不得已,周天子仍然秉承的是“恩威并重”,武力镇压和移民才是最根本的保障手段。

关于武王克殷后封其后人,《史记.周本纪》《史记.乐书》《礼记.乐记》《吕氏春秋.慎大》等均有记载,不详赘述。

这一“招”,叫做“兴灭继絶”。孔子称之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论语.尧曰》)

“兴灭国”,即把被灭掉的国家“恢复”起来,比如周灭殷,就再立个宋,以安抚其遗民。

“继绝世”,是给已经断了香火的国家续上香火,使其后人能够不忘祖先。

“举逸民”,则是把被推翻前朝的“贤臣”“能人”请回来做官或者给以优渥待遇,听取其建议。前面说到的那些史籍记载,周武王克商之后,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蓟(一曰祝);封唐尧之后于黎;封虞舜之后于陈;封夏禹之后于杞。

还有,就是封成汤之后于宋。

其他举措还包括,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式商荣之闾,等等。

武王,或曰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采用上述“治国方略”,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原因。

首先,周灭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统领面积剧增,族群数量骤长,而前朝并未留下可借鉴的“治国模式”。

夏商周被称为“三代”,在此之前,应该还是部落或者部落联盟时期。

即便到了“夏”,大概依然如此,叫“协和万邦”,“万邦”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族群或部落。

殷商是“方国”状态,大大小小无数“方国”,殷商是最强的一个,叫“大邑商”,居中而治。其他“方国”,严格来说,与殷商并无隶属关系,仅仅是因殷商强大而顺从之。这看看卜辞就知道,百多个“方国”,有的从来就“不服”,始终与“大邑商”作战;有的一阵子服从一阵子反叛,顺逆不定;还有不到半数的始终是“顺民”,包括“鬼方”在内。

西周立国,不可能从前朝学到现成的“治国方略”,只好自行另创。

其次,西周创立了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治国方略”,叫“封建亲戚”,“兴灭继絶”只不过是“封建亲戚”的补充。

西周的“封建亲戚”,就是通过分封周族姬姓子弟,另外再分封通婚的外姓,主要是姜姓,编织一整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网”,实现周族贵族统治集团对全疆域的统治。

西周初,分封了五十五个姬姓子弟诸侯国,十六个外姓之“戚”的诸侯国,实现了与前朝完全不同的统治。

就西周整体来说,叫“敷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有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

七十一个诸侯国,还加上“兴灭继絶”的那些地方,都是周天子的“代理人”。他们有土地的管理权而无所有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经济上,各诸侯国所经营的“井田”,要按规定向天子缴纳所得。除此之外,周王室还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礼乐”制度,规范诸侯以致大夫、士卿的一言一行。

因此,宗法制度为西周制度之“里”,礼乐制度为西周制度之“表”,“表里如一”是西周大一统所建立的“治理模式”。

“兴灭继絶”,只不过是上述“治理模式”的补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周初建,旧有部落和族群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国可灭,族尚在,这个现实不得不承认。

于是,西周贵族统治集团遂采用了“兴灭继絶”这样的办法。

这与西周在“外交”上,实行“柔远能迩”方略是一个道理。“柔远能迩”,就是怀柔远人,亲善紧邻。此方法影响深远,直到魏征奉敕撰写《九成宫醴泉铭》,还在不住口的歌颂唐太宗李世民“始以武功一天下,终以文德怀远人”,以致“迩安远肃”。

不过,和后世儒学颂扬西周“以德服人”所不同的是,武王一开始,就没对殷商后裔完全放心而失去警惕。

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武王克殷后,“兴灭继絶”,将殷纣之子武庚封在了殷商故地,但同时,又封亲弟弟管叔、蔡叔、康叔为“三监”,顾名思义,就是“监视”“监督”,防止殷民闹事。

果不其然,武王既丧,武庚挑动管叔、蔡叔,以反对周公因成王年幼摄政为名暴乱,史称“三监之乱”。

暴乱之初,武庚联络东(鄘)、奄、薄姑、徐戎、淮夷、熊(祝融)、盈(嬴)诸族反叛富国,声势浩大。

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三年东征,粉碎了叛乱。

《作雒》载,后来武庚北奔,管叔自杀,蔡叔被囚,征服熊盈之族十七国,俘维(淮夷之族)九邑。

《孟子.滕文公》则曰灭国五十。西境河汾之东的唐亦起事策应叛乱,被周公一击剪灭。

平叛之后羿年,周公大举“分迁”异族之民。

平乱中被俘的殷民被迁至洛邑九毕;分殷民六族给伯禽封于奄为鲁;分殷民七族给康叔封于沫邑为卫;分怀姓九宗给叔虞封于唐为晋;以殷遗民封殷微子于宋;另有殷遗民强迁至陕境荡社。原来的殷民,被分成了八个部分。

又迁奄、薄姑两族至江南;迁薄姑邻国丰至江北;原在潍水的淮夷迁至淮水流域;徐戎一部留鲁,一部迁至淮水流域;熊族迁丹水流域;盈族迁渭水西戎之地。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室主导的族群大迁徙,与西周“封建亲戚”相配合,姬姓与通婚之族,均居于丰腴之地,而原来的殷商之族及与之关系密切之族,均被迁往落后偏僻之地。

徐中舒先生考证说,徐姓,在这次迁徙中,就到了淮水流域。

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还进一步严格了宗法制度,确立君位必须传子,包括强化族内大宗小宗分野,等等。

其实在此之后,西周就再也不提“兴灭继絶”这件事了。

总之,千万别傻呵呵相信之后儒学美化西周“德治”那些话,看看古籍记载的周公平息“三监之乱”的战利品清单和杀敌数量,就知道一个朝代要想站住脚,不是靠嘴里说得漂亮能做到的。

7. 乔峰和阿紫跳崖后死了吗?

阿紫抱着乔峰跳崖以后,阿紫摔死,乔峰被赶来的慕容博以斗转星移救下,萧远山又以龟息功将乔峰救活,萧远山怕乔峰再寻死,要乔峰传下萧家香火,之后乔峰改名为独孤怀朱,娶了舅舅家一位表妹耶律莹,生了一个儿子独孤雄。

独孤雄是一位武学奇才,虽然只学了乔峰的少林派内功,却独辟蹊径,创制了一套并世无双的剑法,号称独孤九剑,天下无敌。

不想独孤雄的一位义兄是明教中人,被朝廷的高手黄裳打死,独孤雄为给义兄报仇,误伤了黄裳,之后他才知道黄裳算得上为国为民之士,悔恨不已,将所用宝剑弃之山谷。

壮年的独孤雄,剑法武功天下无双,自称剑魔独孤求败,求一败而不可得,后来隐居山谷,威名不复为世人所知。

四十年后黄裳武功大成,破尽天下武学,找独孤雄复仇,却已经找不到独孤雄的踪迹,无奈将毕生所修习的绝世武功,著成《九阴真经》,藏之名山。

当年乔峰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拘禁的消息传到中原,丐帮向江湖传出青竹令,中原豪杰争先恐后参与营救乔峰。

少林派自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少林众高僧听说乔峰因不愿进攻大宋,才被耶律洪基拘禁,为乔峰的侠义行径所感动。少林寺决定,由玄渡大师带领少林高僧和中原群豪,去辽国营救萧峰。

此事事关萧远山,自然已经有僧人领命,将萧峰的义举和安危转告了他。

萧远山和慕容博已经拜扫地僧为师,在少林寺,他除了跟着师傅打扫藏经阁,就是修习佛法,同时扫地僧将龟息功传授二人,以助二人根除修炼少林七十二绝技带来的隐疾。

萧远山虽然已经遁入佛门,可他终究草莽一生,性格又嚣张跋扈,岂是短短一年半载可以转变的,他听说儿子遇到危难,岂有不着急的道理,于是数日来便心不在焉,茶不思饭不想。

慕容博看到师兄如此状况,已经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慕容博向来口齿伶俐,又富有心机,于是他找到师父扫地僧,向扫地僧禀明一切。

扫地僧听说以后,言道:“贫僧向来对萧施主的为人和心胸很是敬佩,萧施主宅心仁厚,为了两国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宁肯自己身陷缧绁之中,如此大仁大义之人,岂有不救之理,你们二人快去相救,切记不可多伤人命。”

慕容博听说以后大喜,找到萧远山,将师父所言一五一十相告,萧远山的心才稍稍安定下来,二人准备了一些干粮,向寺里借了两匹快马,拜别师父,就赶赴辽国了。

谁知道二人刚到了雁门关山崖下,就看到山上先是有两个人坠下,接着又有一个人坠落,萧远山眼神锐利,看到其中有一个依稀是自己的儿子,心中惶急,不觉大叫道:“师弟,快快救人。”

此时慕容博来不及下马,已经展开轻功,一个箭般地窜出,向二人预计坠落的地点飞去,谁知道,先坠落的两个人,有一个坠落到一半,却被一棵树挡了一下,就慢了一会,另一个坠落的更快了些。

慕容博看坠落得更近的那人,虬髯威武,正是北乔峰,慕容博立刻展开慕容家绝学斗转星移,顺势将乔峰的身躯向萧远山抛去,萧远山暗运内力,硬是接住了乔峰身体来势,却也被这一堕之力压得坐在了地上,一时半会站不起来。

接着又有一个身体落下,慕容博打眼一看,是跟在乔峰身边的那个小女孩阿紫,只见她满脸是血,双目深凹,眼珠已经不在,慕容博再次展开斗转星移去接。

没想到慕容博隐疾还未根除,刚才救乔峰时已经大耗内力,此时隐疾处突然疼痛异常,斗转星移已不如先前运用得好。

阿紫身体坠落时,慕容博便多少有点力不从心,没将阿紫身体完全抛出去,只听砰的一声,阿紫坠落在他不远处几块碎石上,眼看着全身骨骼已经摔得碎裂而亡。

正在慕容博叹息之时,第三个身体又坠落下来,来者正是铁头人游坦之。

慕容博见阿紫摔得粉身碎骨,已经亡故,心中很是愧疚,便运上全部功力,拼着老命,也要将这第三个人救下。

他再次施展出斗转星移,还好接住了游坦之下坠之力,可是此时萧远山却抱着乔峰仍未站起来。

原来萧远山被乔峰这一堕之力压得肋骨断了,正在暗运功力疗伤。

慕容博将游坦之向萧远山抛去之时,萧远山只能坐着出掌将游坦之猛地向旁边一拍,又是砰的一声,游坦之双腿着地,只听他哇得一声大叫,再没声音。

慕容博到游坦之身边细细查看,游坦之双腿已经摔得碎裂,慕容博一搭游坦之脉搏,似乎已经没有,一探游坦之鼻息,却也几乎没有气息,慕容博看游坦之已无活命可能,不觉又是叹息。

萧远山刚接到乔峰之时,已经发现儿子断气,他不顾得自己肋骨疼痛,先点了乔峰心脏周边几个大穴,又点了乔峰周身大穴要穴,然后才自己疗伤。

慕容博过来看师兄伤势如何,一看乔峰胸口一片血迹,他扒开乔峰衣服,才看到乔峰左胸几个窟窿,立刻知道怎么回事。

于是他和萧远山以及乔峰,两两单掌相抵,运起来龟息功,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只听得乔峰呵得一声,竟然活转了过来。

萧远山见萧峰已经活转,心中大喜,激动地泪流满面,向南方跪下磕了好几个响头,感谢恩师扫地僧传授龟息神功。

之后萧远山将乔峰抱上了马,自己也上去揽住,父子同乘,乔峰不愿阿紫的尸首留在这里,被野兽啃食,便请慕容博将阿紫身体驮了,只留下游坦之的尸体在那里。

虚竹和段誉下来寻找乔峰和阿紫安葬,却没找到他们的尸首,而游坦之竟然没死,被虚竹带回灵鹫宫医治,后来游坦之自创蛤蟆功,传给了欧阳锋的祖父欧阳空。

萧远山和慕容博带着乔峰和阿紫的尸体,来到一个小镇子,买了药来给乔峰疗伤,住了数日,乔峰的伤已经没有大碍,只需慢慢将息,乔峰挣扎着将阿紫安葬了。

之后萧远山问乔峰今后有什么打算,乔峰只是默默不语,萧远山担心儿子再有寻死之举,便要求儿子为萧氏一门,留下一点香火。

萧远山修书一封给自己的妹妹,说要将外甥女许配给儿子乔峰,乔峰将到姑姑家迎娶表妹,萧远山同时告诫妹妹,乔峰正被辽国皇帝追杀,不可透露乔峰真实姓名。

写完之后,萧远山又劝解了萧峰半天,就和慕容博回少林寺了。

乔峰便独自在客店里养伤,一个月以后,乔峰的伤痊愈,他经此一死,已经想开,不再寻死,只是天下之大,不知道何处是自己的安身之所。

乔峰乔装打扮,改名独孤怀朱,在宋辽边界兜兜转转,以打猎为生。

又过了几个月,乔峰,也就是独孤怀朱,终于怀揣着那封书信,来到姑姑家里。

原来乔峰的姑姑嫁给了契丹一位王爷为王妃,所生的女儿耶律莹,已经一十九岁,却颇有南人的风姿,虽不似阿朱和阿紫那般娇小可人,也算得上婀娜多姿,乔峰甚至觉得她跟阿朱还有几分相像,便不排斥父亲安排下的这桩婚事。

之后乔峰带着妻子来到雁门关附近,继续以打猎为生,耶律莹虽然贵为契丹郡主,却也从小在马背上翻滚过,很快就适应下来,一年以后,她跟乔峰生下一个儿子,乔峰给儿子取名独孤雄。

乔峰既然已经不再担任丐帮帮主,便没有把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独孤雄,只传了他从玄苦大师那里学来的少林武功,主要是少林内功。

萧远山和萧峰父子都是武学奇才,独孤雄之天纵奇才,竟然胜过乃父乃祖,不到十五岁,独孤雄已经尽得乔峰真传,功力甚至还比父亲乔峰深厚。

乔峰本不愿儿子独孤雄学习太多武艺,无奈独孤雄太过聪明,一学即精,乔峰也是无奈,只好任由他去了。

独孤雄是个武痴,父亲既然不能再教自己,便想闯荡江湖,去寻找名师拜师学艺,学习更多更厉害的武学。

乔峰三十岁以前没有父亲,三十岁以后父亲又不在身边,从小没有父爱,便对儿子十分溺爱,独孤雄既然要外出拜师学艺,乔峰竟然也没有阻拦。

独孤雄十六岁之后,拜别父母,离开雁门关,来到中原,谁知道,独孤信天纵奇才,自创了一套剑法,数年之间竟然打败黄河以北所有高手,实在找不到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物了。

于是独孤雄便渡过黄河,来到江南苏杭地区,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打败自己的高手,拜他为师。

此时独孤雄已经二十多岁,初次来到江南,就遇到一位高手,名叫方腊,是明教的教主,乾坤大挪移已经练到第五层。

独孤雄跟方腊大战了三百回合,最终因招式不精,败在方腊乾坤大挪移的手上,独孤雄终于找到一个打败自己的人,便要求拜方腊为师,学习方腊的乾坤大挪移。

方腊是明教教主,这乾坤大挪移是明教的镇教神功,岂能轻易传给别人?

方腊对独孤雄说道:“独孤老弟,你想学我的功夫,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加入明教,以老弟的武功,将来做明教教主想来没人有异议,到那时,我自然会将乾坤大挪移传授于你。”

独孤雄此时二十出头,年轻气盛,一看方腊如此藏着掖着,便觉得方腊不够豪爽,心下一横,跟方腊打了一个赌,说自己三年之内,必然创制一套绝世神功,打败方腊的乾坤大挪移。

方腊雄才大略,心胸广阔,看独孤雄是位少年英雄,不但没有生气,还笑呵呵地答应了独孤雄的打赌,方腊言道,独孤雄如果真能在三年以后打败他,就跟独孤雄结拜为兄弟。

之后三年,独孤雄躲到苏州城西南的太湖西山缥缈峰,苦练武功,终于创制了一套软剑剑法,这套剑法,无论敌人如何闪转腾挪,软剑总是如游龙一般凌厉,直指对方要害,独孤雄又寻觅得一把紫薇软剑,将这套剑法练得圆转如意,人剑合一。

三年后,独孤雄找到方腊,跟方腊一决胜负,方腊再次施展乾坤大挪移跟独孤雄大战,令方腊大吃一惊的是,无论他怎么用乾坤大挪移闪转腾挪,独孤雄的紫薇软剑,都能随之变幻,唯一不变的是,紫薇软剑的剑尖总是直指自己要害,令自己一出手就束手束脚。

这一下方腊不得不甘拜下风,承认独孤雄的确是天纵奇才,武功比自己高明,自己的乾坤大挪移也不如独孤雄的软剑剑法。

只是方腊并没有生气,也没觉得丢了面子,反而是非常高兴地跟独孤雄结拜为兄弟。

原来方腊此时带领明教反抗北宋朝廷,招兵买马,攻城略地,他早已经不在意江湖上的胜负和武功高低了。

方腊比独孤雄大了十几岁,做了大哥,并给独孤雄的剑法取名独孤九剑,只是方腊屡次邀请独孤雄加入明教,一起反抗朝廷,都被独孤雄拒绝了。

乔峰虽然溺爱独孤雄,却教诲独孤雄,行走江湖,小节可以有亏,大节不可有失。

然而,数年之后,北宋朝廷就派兵镇压明教了,结果朝廷的官兵,被明教打得落花流水,铩羽而归。

朝廷里有一位武功高手,名叫黄裳,原来是位文官,负责为宋徽宗编撰万寿道藏,无意中学会了绝世神功。

攻打明教的官兵,就是黄裳派的,他一看明教打败自己的兵马,心中不服,独自来到明教,挑战明教高手,接连打死了几个明教的法王和散人,最终将明教教主方腊打死。

明教的很多人都是江湖上的好汉,在江湖上有很多朋友和师兄弟,便找到黄裳报仇,围攻黄裳。

独孤雄听说义兄方腊被黄裳打死,心中很是悲痛,基于义愤,他也参与了这场对黄裳的围攻。

结果黄裳武功虽高,却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独孤雄的独孤九剑刺成重伤,侥幸逃得了性命,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独孤雄等人便以为黄裳已死,没有再追杀黄裳。

不久之后,独孤雄打听到,原来黄裳是位为国为民的义士,他打死明教教主方腊,也是宋徽宗所下的圣旨,觉得自己打伤黄裳,心中有愧,便弃用紫薇软剑,扔进了山谷中。

又过了几年,金国灭掉辽国,又大举进攻宋朝,发生了靖康之耻,独孤雄基于义愤,也曾参与抗金,杀了不少金国仇寇和卖国求荣的武林败类,无奈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以后,苟且偏安,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独孤雄便重新隐藏于江湖草莽中,苦练武功。

独孤雄纵横江湖三十多年,自称剑魔,打遍天下无敌手,求一败而不可得,遂改名独孤求败。

最后独孤求败觉得,江湖上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实在无聊寂寞,便隐居于一座山谷中,与一头神雕为伴。

然而,自独孤求败打败黄裳之后,黄裳隐居一处山谷中,苦练武功,立誓将围攻自己的敌人的武功,一一破解,四十多年后,终于全部破解完,出来复仇,他的仇家却几乎全都死了,独孤求败也已经隐居,黄裳也觉得很是落寞,将自己的毕生武学,写成《九阴真经》,藏了起来。

后来,九阴真经重出江湖,第一次华山论剑,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争夺天下第一,就是为了这部九阴真经。

而独孤求败死后,神雕守着他的剑冢,多年后遇到杨过,杨过学得独孤求败剑法,后来成为一代神雕大侠。

乔峰自从儿子独孤雄闯荡江湖以后,跟妻子耶律莹仍旧是以打猎为生,他既然已经隐姓埋名,江湖上的事儿,家国天下的事儿,便想管也管不了了,金灭辽灭宋,他都无法阻止,只是尽力救助那些无辜遭受战乱的百姓。多年以后,乔峰和妻子先后溘然长逝。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79)
重生之悠闲一生(重生后自想悠闲生活的小说
上一篇 2023年12月07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2月07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