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红颜路(秦观的词有什么特点)

1. 宦海红颜路,秦观的词有什么特点?

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因政治上倾向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另三人是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其作以词著称,多写男女情爱,或感叹身世。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满庭芳·山抹微云》《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等。

在此就其青年时代春风得意时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作一点分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描写出一幅“七夕”美景。天上织着一些纤细的云彩,偶而暗暗飘过银河,偶而又把一些星宿遮掩起来,这是织女穿着自织的锦衣会见她的丈夫去。忽然,长空划过一道闪亮的光辉,那是牛郎急切奔赴鹊桥的身影。尽管银河极其宽广,他俩的身影终于越来越近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点明相会的时令,并别出心裁的指出这一年一度的相会远胜于人间夫妻的长年厮守。“金风玉露”不单指秋天的风露,更象征他们高贵纯洁的爱情。

○上阕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相会的急迫欣喜情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将他们的万般柔情比作银河的水,深沉广大,浩渺无际。而这一欢会似真似幻,又非常短暂。缱绻缠绵,不忍回头一望归去的路。这里蕴含了多少依恋,多少怅惘!这是行文上的反跌,用以衬起下文的气势。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伤离别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只要能彼此真心相爱,又何需日夜厮守,即使长期天各一方又何妨。这是短暂和永恒的辩证法,揭示了崇高情爱之精神境界,使词的主旨升华到一个哲理的高度。

○下阕写这对情侣鹊桥相会的缠绵和互勉。

◇这首词是历来公认的写七夕双星的佳作,基调缠绵柔婉,意境清丽高远。

宦海红颜路(秦观的词有什么特点)

2. 用一句古诗表达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代: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 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注释:

〔1〕左迁:贬官,降职。古以左为卑,故称“左迁”。

〔2〕明年:第二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瑟瑟:形容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

〔27〕转轴拨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随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鸟鸣声。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49〕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虾(há)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5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

〔57〕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58〕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59〕钿(diàn)头银篦(bì):此指镶嵌着花钿的篦形发饰。

〔60〕击节:打拍子。

〔61〕颜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3〕去来:走了以后。

〔64〕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5〕阑干:纵横散乱的样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叹声。

〔68〕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噪杂。

〔69〕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70〕暂:突然。

〔71〕却坐:退回到原处。

〔72〕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赏析:

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

然后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最终只好“嫁作商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塑造。

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

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这些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

3. 吴三桂投降清朝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女人陈圆圆吗?

吴三桂投降清朝,是经过深思熟虑,通过对南明,满清和李自成三方的综合观察和判断,为了辽东军事集团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决定,和陈圆圆的关系不大。吴三桂因为陈圆圆才投降清朝,这种说法,既是吴三桂后期自己的一种宣传洗白手段,也是大诗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名声太盛,特别是诗中这一句: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更是让陈圆圆背上了红颜祸水的名声。英雄美人,自古就是话题度极高的八卦材料,这一下更是流传四方。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局势:李自成隐隐然有席卷天下之势,但是背后隐藏的致命隐患更多!崇祯十七年一月,李自成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就轻率的决定带兵攻击京师。而一路上的势如破竹也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心,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纷纷被攻克,李自成意气风发一路向京师进发。

然而意气风发的李自成却在宁武关遭遇了守将周遇吉的强力抵抗。这次战斗让李自成的部队损失惨重,根据《罪惟录》的记载:

“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

灰心丧气的李自成几乎就要放弃进攻京师的计划退回陕西。幸好大同总兵和宣府总兵的投降信息及时送到,让他重新焕发了信心。

这里可以看出李自成的第一个致命缺点:流寇主义严重,畏难情绪占据主流,一旦遇到问题就想着退缩,流窜。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表现更加不堪。哪怕是不懂政治的人也可以看出,李自成的争权绝对长久不了。进城的大顺军很快就开始了追赃助饷,为什么会有这个举动?因为李自成长期流动作战不事建设和生产,没有根据地,自然军需就无从补充,大顺军又承诺不纳粮,只好大规模的拷打地主文官士绅阶层来满足军需。据《明季北略》记载:

凡拷夹百官,大抵家资万金者,过逼二三万,数稍不满,再行严比,夹打炮烙,备极惨毒,不死不休。这里看出李自成犯下的第二个致命的隐患:不但没有争取当时最精英阶层的支持,反而把他们逼入绝境,彻底对大顺政权失望。

李自成本人也意识到这个错误,于是想约束一下刘宗敏的胡作非为,他把刘宗敏叫来谈话,希望他们能够收敛自己的敛财行为,结果刘宗敏竟然对李自成说,

皇帝之权归汝,拷掠之威归我,无烦言也。

刘宗敏竟然当面顶撞李自成,并且让李自成别啰嗦。而李自成竟然也被呛得无话可说。

这里可以看出李自成的第三个致命隐患:李自成在起义军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类似于盟主的性质。

同时也可以看出,李自成由于多次被明军打的打败,手中缺乏一只真正的嫡系部队,他的很多部队都是投奔而来,带有合伙人的性质,刘宗敏这样的老兄弟并不怕他。

至于到了后来,情况就更加恶劣,李自成进城已经好多天,却一直没有举行登基仪式,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宗敏不肯拜李自成,生生搅黄了登基大典,李自成在安抚好刘宗敏之前,不敢举行登基大典,以免出洋相。

这里可以看出李自成的第四个致命隐患:李自成本身在政治上的领导能力有限,无法凭借自身的威望来压服其他老兄弟。

李自成的这个几个隐患,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当时的有心人,都会对李自成有自己的评价。

所以在吴三桂率兵回京投降的路上,他也会不断通过自己在京师的情报系统,打探李自成所作所为,通过这些情报来判断李自成政权的前途和可持续性。李自成在京中的所作所为以及和刘宗敏的矛盾,并不是什么隐秘事情,瞒不过有心人。

吴三桂正是通过李自成的这些所作所为,判断出李自成这样的流寇政权不会长久,这才果断决定反叛,和陈圆圆被抢的关系不大。至于投降满清,吴三桂一开始其实只是想借助满清的力量,结果没想到多尔衮比他更精明,更狠,可怜的吴三桂只好一条道走到黑了。

4. 官途祝雪瑶是什么身份?

“她叫祝雪瑶,是我唯一的私生女,这件事情没有几个人知道,甚至包括祝雪瑶现在表面上的亲人,也都是我特意制造出来的。甚至连祝雪瑶自己都不清楚,她在青州市上大学!她的身世身份和那些证据在一起。”范伟说道后来,声音越来越弱了。 刘飞听到祝雪瑶这个名字,顿时就想起一个女孩来,那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女孩,自己曾经在一个大排档里面遇到这样一个叫祝雪瑶的女孩。

5. 宦海官途秦峰洪月结局?

宦海官途秦峰的结局是涉黑涉恶案件,被检查机关起诉,判无期徒刑,洪月犯贪污受贿,黑社会保护伞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6. 苏东坡为什么被一贬再贬?

大文豪、大吃货苏东坡的中晚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他一生三贬,先贬黄州,再贬惠州,后贬儋州。

他本是个有趣的人,为何会被多次贬谪?主要是因为北宋重文抑武环境下,文人多结党为援,不管苏东坡是否有意抱团,他都视为一个群体中成员,被另一群体攻讦。另一个原因是,东坡居士过于随意,文字之中被人揪住了把柄。

乌台诗案惹祸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东坡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按照惯例给皇上上一封《湖州谢表》,内有“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生养小民”。他这本是自谦之语,孰知被新党抓住把柄,说他“衔怨怀怒”,对皇帝大不敬。

可怜苏东坡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吏卒逮捕,递解京师。

各路人士纷纷搭救,就连变法派的王安石也上书称“岂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左右夹攻贬惠州

元丰八年(1086年),宋哲宗即位,启用司马光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新党被打压。被视为旧党的苏东坡被启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征召还朝。

苏东坡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又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这是苏东坡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但性情中人的苏东坡看到此时得势的旧党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并尽废新法后。觉得这种旧党的行为与新党无异,于是向哲宗谏议。

如此,苏大学士既不得好于新党,又触怒了旧党,左右不爽,于是自求外任知杭州。

元祐六年,他曾被召还,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得势。绍圣元年,苏东坡被贬为宁远军副节度使,惠州安置。此时的他,年近6旬,千里迢迢赴贬所。

苏子尚尔快活?-再贬儋州

绍圣四年(1097年),谪居惠州的苏大诗人写了一首《纵笔》小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苏东坡是那时的大明星,此诗一出,立刻传遍朝野。其政敌章惇见诗大怒,认为此诗讥讽朝政,私心认为对苏东坡的打压还不够,称“苏子尚尔快活”。于是上奏皇帝,将苏东坡再贬得远远的。

于是,花甲之年的苏东坡被“孤悬海外”,于当年4月19日离开惠州,起道雷州。并于7月2日到达儋州贬所。扶病南迁的苏轼时年六十有二,心生凄凉,给友人去信曰: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理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墓,次当作棺,乃留手书于诸子,死则葬海外。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得起复,并在1100年的赦中复任朝奉郎。1101年8月24日,苏东坡在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结束了他绚烂多姿的一生。

7. 脂批一捧雪伏贾家之败?

贾元春省亲点了四处戏,纷纷各有暗示,其中第一出《豪宴》为明代名剧《一捧雪》的一出。脂砚斋有批语:【庚辰双行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那么,一捧雪和贾家之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看看一捧雪讲了什么。

《一捧雪》讲述了一个复杂故事。价值连城玉杯一捧雪为莫怀古所有。莫怀古将风尘中相识认可的裱褙人汤勤推荐给严世藩,不想忘恩负义的汤勤为了谋夺莫怀古的爱妾雪艳蛊惑严世藩讨要莫怀古所藏“一捧雪”。莫怀古用赝品调换,自己拿真杯逃走,严世藩大怒,追杀莫怀古。莫怀古路遇戚继光,戚继光私放莫怀古,李代桃僵杀了仆人莫成顶替,不想再被汤勤所害。锦衣卫陆炳得雪艳暗示将雪艳嫁给汤勤,洞房花烛夜雪艳用刀刺死汤勤后自刎等一系列故事。最后正义战胜邪恶。可莫家也家破人亡。

《一捧雪》证明几点,第一莫怀古怀璧其罪。第二,汤勤真小人。第三雪艳是关键人物。那么它与贾家覆灭有什么关系?我认为《红楼梦》在贾家覆灭这个情节处理上借鉴了《一捧雪》,可惜八十回无缘得见,只能简单梳理一下情节和人物关系。个人浅见,有点乱。希望大家一同探讨指正。

【一】贾家的一捧雪

莫怀古有一捧雪玉杯怀璧其罪被人觊觎。那贾家的一捧雪是什么呢?各人有不同见解。我认为贾家的一捧雪最可能的是两个。一个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另一个是林黛玉。个人很难理解莫怀古为什么为了一个玉杯而家破人亡。但如果有人索要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贾家是绝不可能将命根子交给他人的。而索要林黛玉必然也会夺了林黛玉的命。势必也是严世藩一般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两个“一捧雪”都可能为贾家遗祸!

通灵宝玉作为贾宝玉生下含在口中之物,本就是个稀罕物。如果有一个势力比方忠顺亲王,北静王甚至皇帝以此为借口刁难贾家,索要通灵宝玉,估计贾宝玉也只有远走他乡避祸一途。

元春点的第三出戏是《仙缘》,【庚辰双行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甄宝玉送玉或许就与通灵宝玉被索要有关。

另外,林黛玉若是一捧雪,按照前文留下线索,我写过数次,林黛玉最后一定被贾雨村因为自身利益出卖给权贵,让林黛玉被外人求聘而致死。从“玉在椟中求善价”看,贾雨村将林黛玉待价而沽,是十有八九的。就是不知道他将林黛玉卖给了北静王,忠顺王还是皇帝!

【二】真小人汤勤是贾雨村

贾雨村此人的经历正是戏曲中的汤勤。贾雨村一生忘恩负义无数次。最有名两次。第一是甄士隐接济他,他回来纳了人家丫头娇杏做妾。为了自己前途,对被薛蟠抢走做妾的甄英莲(香菱)视而不见。第二次林如海推荐他给贾政,让他官复原职,步步高升,他却“玉在椟中求善价”,为了自身利益出卖了林黛玉(林黛玉会不会不甘给权贵做妾而死?)。

甄士隐的小家覆灭正是贾家大家覆灭的缩影。都与贾雨村有关,经历如出一辙!与《一捧雪》中汤勤也基本一样。

贾雨村此人,贾家对他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意。但他却对贾家忘恩负义。按照汤勤的故事对应贾雨村。肯定是贾雨村给了贾家致命一击。只是不确认贾雨村所图除了自己的前途,爱妾雪艳是否是薛宝钗甚至林黛玉个人很难分辨,或者雪艳也正是钗黛合一的一个体现!

【三】关键人物雪艳是谁?

很多读者认为“钗于奁内待时飞”暗示薛宝钗嫁给贾雨村。我有保留意见。就算按照《一捧雪》的线索,如果薛宝钗是雪艳,最后也不可能嫁给贾雨村。我认为“钗于奁内待时飞”更可能是贾雨村出卖了林黛玉,宝黛爱情彻底没戏,反倒成全了金玉良姻的意思。

薛宝钗是否雪艳不好说。但林黛玉被贾雨村谋私利以“善价”卖给了权贵。以林黛玉的性格我认为很难接受。但也有个问题,别人求聘,如果贾家答应,林黛玉没有选择是一定会嫁的。而且就算死也不可能死在贾家,这样她的名节清白会受到极大非议,无法质本洁来环还洁去。毕竟一个大姑娘因为别人求亲死在了亲戚家,无论如何都会流言四起。我倾向于林黛玉极可能会出嫁,却死在洞房花烛夜。这一点也与雪艳的故事契合。林黛玉身上反倒有雪艳的影子。我认为钗黛合一集中在雪艳一人身上更合理!

林黛玉惨死,贾家经受权贵雷霆之怒。剩最后一口气的贾家因此而覆灭也有极大可能。

脂砚斋批语【一捧雪】暗示贾家覆灭,主要线索最清楚的汤勤是贾雨村。一捧雪不好说是通灵宝玉还是林黛玉。爱妾雪艳可能钗黛合一。莫怀古代表贾家或者贾宝玉。至于严世藩是皇帝,忠顺王还是北静王,就更不好说。不过从【一捧雪】的剧情可以推测,贾家覆灭的关键人是贾雨村毋庸置疑!至于是否被害,我不认同。贾家作为权力更迭之际腐朽的老牌势力,被取代才是必然的。但无论原因是什么,总要有个契机。贾雨村就是那个契机,《一捧雪》的故事应该就是贾家覆灭的翻版!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8)
爹地请你温柔点小说(古代女子如果在新婚之
上一篇 2023年12月08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2月08日

相关推荐

  • 斯先生的独占欲(西方国家都会高度一致的支持希腊呢)

    土耳其扼守着地中海的险要地域;土耳其在一战前,奥斯曼帝国一度横征暴敛地越过希腊打到奥地利,这时间段使得希腊曾被土耳其征服控制了300年,因此,以英法为西方的那些国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现在的德法涉及到欧盟26个国家。...

    2023年12月04日
  • 龙王婿萧战姜雨柔全文免费阅读(萧战姜雨柔更新时间)

    萧战冷笑了一声道。正一脸得意之色的赵继洪听到这话,不由得一阵眉头,冷笑道:“什么?跪迎你出去?哼,你莫不是在做梦?!”“既然你已经入局,那不妨老实告诉你,即便你死在我嵩山的禁地,也没人敢进去给你收尸!”...

    2023年12月04日
  • 霸血杀神(为什么没人想复秦)

    首先要明白:某个朝代之所以会被后人“复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曾经的强大和繁盛,让世人为之认同,并愿意付出很大代价助其重立。说白了,这源于他们心中的民族认同感。...

    2023年12月06日
  • 温柔点(温柔的男孩子是怎样的)

    温柔的男生真的很有魅力,温柔的男生走哪都会受欢迎,如果女生能遇到属于自己的温柔的男生,那真的是太幸福了,下面来看看温柔男生的特征吧。温柔男生的特征...

    2023年12月07日
  • 不死武尊(大唐双龙传武功应该怎么排名)

    武功被夸大的人是了空大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宋缺应该第一,至于石之轩,我也不好说,他能排第几。八、了空大师...

    2023年12月0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