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侍妾(古言)结局无错章节阅读(雍正死后为何与年贵妃合葬在一起)

1. 冲喜侍妾(古言)结局无错章节阅读,雍正死后为何与年贵妃合葬在一起?

清泰陵是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的陵寝,他的陵寝地宫中只陪葬了两位后妃,陪葬的雍正的两位后妃中除了他的嫡妻正宫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之外,另一位则让人意想不到,她就是被电视剧《甄嬛传》刻画成嚣张跋扈、心胸狭隘的贵妃年世兰的原型敦肃皇贵妃年妃。

在雍正皇帝之前古代的历代皇帝陵寝地宫中只允许陪葬皇后,而年妃以皇贵妃身份破例陪葬帝陵可见雍正对她有多么喜爱。

年妃是雍正的一生挚爱,雍正临死前特意要求年妃陪葬地宫

年妃是名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家族的祖先年有升本是在松锦战斗中被清朝抓获的明军俘虏,被俘后年有升被清朝编入镶白旗为包衣奴才,所以年氏家族最初是奴籍身份。不过年妃的祖父年仲隆在顺治时期考中进士,带领年氏家族脱离了奴籍身份,此后年氏家族成了镶白旗汉军中的贵族家庭。

而年妃的父亲年遐龄则是凭借八旗子弟的优待以笔帖式的身份步入官场,此后年遐龄一路高升至湖广巡抚(即后来的湖北巡抚)兼工部侍郎,因此年妃属于出身于官宦世家,是大家闺秀的女孩。

历史上的年妃与影视剧中的形象大不相同,她确实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是一位类似于林黛玉似的娇滴滴的弱女子,自幼体弱多病,但却饱读诗书,在不少方面都很有见地,为人还性格温顺,是一位才貌双全,性情还好的女性。

年妃的哥哥年羹尧少年得志考中进士,并且在康熙中后期获得康熙的青睐,先后被任命为四川巡抚和川陕总督之职,康熙有意重用年羹尧,也为了笼络他,再加上还是皇子的雍正被康熙任命为负责掌管镶白旗事务,年氏家族成了雍正的雍亲王府属人,因此康熙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特意把已经成年尚未婚配的年妃赐婚给了雍正当雍亲王侧福晋。

雍正与年妃结婚时已经33岁,他在14岁时在康熙的安排下娶了重臣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也就是孝敬宪皇后。但是雍正与孝敬宪皇后之间的夫妻感情是典型的相敬如宾,雍正在后来与孝敬宪皇后之间只是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从孝敬宪皇后皇后只给雍正生育了皇长子弘晖,而在弘晖夭折之后她再无所出就能看出来。

在年妃嫁给雍正之前,当时雍正的妻妾中最受宠的是皇三子弘时的生母侧福晋李氏,也就是后来的齐妃,至于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当时只是雍正的侍妾格格之一,根本谈不上受雍正宠爱。

而且由于年妃是贵族家庭出身,因此她直接被康熙赐婚给雍正为侧福晋,乾隆的老妈钮祜禄氏由于家族当时已经没落,所以钮祜禄氏只是以侍妾格格的身份嫁给了雍正,在当时礼法上的地位钮祜禄氏比年妃差了不少。

自从年妃嫁入雍亲王府之后就获得了雍正的独宠,之前颇受雍正宠爱的侧福晋李氏就彻底被晾在一边,至于雍正的嫡妻乌拉那拉氏更是成了雍亲王府的女主牌位,只有地位尊崇而已。

雍正遇到年妃似乎就找到了此生真爱一般,从此之后雍正几乎每夜都要与年妃同寝,自两人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结婚起一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年妃去世,两人结婚的14年期间只有年妃一人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不论是在皇子时期还是到了皇帝时期,雍正身边从来不缺女人,但是这14年中却只有年妃在给他生育孩子,可见雍正对年妃有多么喜爱。

其实看一看流传于后世的《胤禛美人图》就能看出来年妃是雍正喜欢的类型女孩,《胤禛美人图》收藏了十二幅汉装贵族女子品茶、看书、赏蝶等等姿态的美人图,雍正能把这些美人图收藏起来,也说明了雍正内心中十分喜欢这类温柔恭顺且大家闺秀的汉族女孩,而年妃就是这类女孩的代表人物,甚至后世都推测这套《胤禛美人图》中的人物原型就是年妃。

难得是年妃对待公婆还极为孝顺,康熙去世时她正怀着第三个儿子,但是她不顾有孕在身,还日夜操劳康熙的丧礼,结果导致怀孕七个月就早产,这个孩子生下来当天即夭折,年妃也为此永远的失去了生育能力。

康熙去世不久,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也跟着去世了,年妃由于早产身体已经非常虚弱,雍正都不想让她太过操劳,但是她还是不顾雍正劝说,执意要为婆婆乌雅氏尽孝,亲自操持乌雅氏的丧礼。

本身就是雍正喜欢的类型女孩,还如此温柔贤惠,因此雍正继位后越发喜爱年妃,特意下旨加封她为贵妃。按照清朝的规矩凡贵妃级别以上的女子必须出身上三旗,而年妃家族出身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因此雍正为了册封她为贵妃,特意把年氏家族全部抬籍进入到了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中。

年妃也成了雍正时期后宫中仅次于皇后乌拉那拉氏的贵妃,即便比她早嫁给雍正还生育了皇三子弘时的李氏在雍正继位后也不过被册封为齐妃,比她的地位还低了一个等级。

当了皇帝之后可以坐拥更多的后宫佳丽,但是雍正却还是独宠年妃,尤其是年妃在生育第三子早产之后不仅失去了生育能力,身体还极为虚弱,连御医都告诉雍正此后年贵妃恐怕再难承受龙体恩泽,这意思就是指年妃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不能再与雍正进行男女之间深入交流的事情了。

即便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还经常每晚翻年妃的牌子召她侍寝,可见雍正对年妃已经超脱了男欢女爱方面的激情,每晚召她侍寝更多的是想多见见她,多和她说说话,这也说明了雍正对年妃绝对是真挚的爱情。

不过正所谓情深不寿,雍正再喜爱年妃也留不住她,年妃的身体本来就很文弱,再加上又替雍正生育了四个孩子,尤其是生育第三子时早产更是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此后她的身体更加虚弱,因此雍正三年(1725年)年底时,年妃就病重的快不行了,在她临死前雍正为她打破了清朝宫廷规矩册封她为皇贵妃。

皇贵妃的地位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只有一个名额,相当于副皇后的存在,清朝自顺治专宠董鄂妃,册封其为皇贵妃而冷落了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之后,顺治的老妈孝庄太后特意给清朝的宫廷定了一条规矩,那就是皇后在世时,任何妃嫔不论多受宠爱,都不得晋封为皇贵妃。

而当时雍正的嫡妻孝敬宪皇后还在世,雍正又十分心疼年妃病重将死,为了让她高兴,所以他打破了宫廷规矩,在征得妻子孝敬宪皇后同意后,下旨加封年妃为皇贵妃,此后给喜爱的妃嫔在临死前加封冲喜也成了清朝宫廷常见的事情。

但是雍正还是没有留住年妃,很快年妃就病重去世了。在年妃去世后,雍正给她上谥号为敦肃皇贵妃。

雍正早就对年妃的哥哥年羹尧居功自傲十分不满了,本来早就可以法办年羹尧,但是当时年妃身体虚弱,雍正担心处理了年羹尧会刺激到年妃,因此雍正在处理年羹尧初期的时候只是将他一再贬官,后来也是圈禁到京城中,这些都算是年羹尧沾了妹妹年妃的光。

年妃去世之后仅半个月,雍正立刻对外公布了年羹尧九十二条大罪将其赐死,年羹尧一案牵连也很广,不过年羹尧的家人却并没有怎么受到连累,只有年羹尧的次子年富因为违反了法律被雍正处斩,其余的儿子都被交给年羹尧的大哥年希尧和父亲年遐龄管理。

而且年希尧和年遐龄也都没有受到连累,年遐龄还继续享受一等公的爵位待遇,年希尧仅在年羹尧被赐死时短暂地被革职,不久就被任命为内务府大臣,后来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甚至在雍正五年(1727年)年遐龄去世时,雍正还亲临年家以子胥之礼祭奠年遐龄。而年家人能如此被雍正眷顾也多亏了年妃,雍正正是因为对年妃爱之至极,才会爱屋及乌对她的家人都如此厚待,没有因年羹尧而牵连整个年家。

其实雍正在继位之初就已经为使年妃陪葬帝陵做铺垫了,上面说过在雍正之前能陪葬帝陵的只有皇后,那么年妃想陪葬帝陵的话,雍正就只能让她当皇后,而雍正的妻子孝敬宪皇后一直在世,身体还很不错,因此这很明显是很不现实的问题,即便年妃去世后雍正追谥她为皇后都会让孝敬宪皇后十分难堪。

但是雍正又十分喜爱年妃,还就想百年之后与她一起长眠于地下,因此雍正就想到打破古代传统的帝王丧葬规矩,破例让皇贵妃陪葬帝陵。

雍正为了让年妃陪葬帝陵显得顺理成章,他在继位之后特意追谥与他关系最亲密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生母敏妃章佳氏为敬敏皇贵妃,然后并以敏妃生前深受康熙喜爱为由,将比康熙早死多年的敏妃重新挖出来,迁坟进了康熙的皇陵地宫中。

实际上敏妃虽然生前是颇受康熙喜爱,但是她去世得很早,在胤祥幼年就去世了,受康熙喜爱的程度远比不上宜妃郭络罗氏,因此雍正这一系列操作,既是笼络胤祥也是想在日后让年妃陪葬自己做铺垫。

后来雍正临终时,果然叮嘱继承人乾隆要参照敬敏皇贵妃事例,把敦肃皇贵妃陪葬进清泰陵地宫。所以乾隆也确实遵照雍正的遗嘱,把孝敬宪皇后和年妃的棺椁最终一同葬入了清泰陵地宫中。

至此雍正才终于如愿以偿地与自己一生的白月光年妃合葬在一起,百年之后长眠地下。

年妃生育的儿子没有按照弘字辈起名其实是有原因的

上面说过年妃为雍正生育了三子一女,分别是皇四女和皇七子福宜、皇八子福惠、皇九子福沛。熟悉清朝历史上的人都知道康熙给乾隆这一辈人钦定的字辈是弘字辈,可是作为雍正最喜爱的女人年妃生的孩子为何没有按照弘字辈起名呢?

其实年妃的这些孩子的名字更是蕴含了雍正对她满满的爱意,因为年妃由于身体虚弱,所以她生的这三子一女全都夭折了。

年妃生的老大是皇四女年仅2岁夭折,皇七子福宜未满1岁夭折,皇九子福沛就是年妃在操劳康熙葬礼而早产的第三子,出生当天即夭折。按照清朝皇室的规矩,未满5岁就夭折的孩子是不能写进皇室宗谱的《玉牒》之中,雍正出于对年妃的疼爱,他执意给这些夭折的孩子全部起了名字,连出生当天就夭折的福沛都有名字,然后把他们的名字写进了《玉牒》之中,代表着他们永远都是爱新觉罗家族成员。

而崇信佛教轮回之说的雍正给这些夭折的儿子起名为福字辈,就是希望他们能沾到福气,来生能有个美满的人生。

年妃生的儿子中活得最久的是皇八子福惠,而福惠最初是按照弘字辈起名字的,他的本名叫作弘晟,由于他的母亲年妃在怀他的时候身体就很虚弱,所以他自幼就体弱多病,加上年妃去世,他的兄弟姐妹还都夭折了,因此在年妃去世后雍正就下旨给他改名为福惠,希望他能沾到福气,健康平安长大。

由于雍正对年妃的喜爱,因此福惠也得到了雍正的格外疼爱,年妃去世后雍正更是将福惠亲自接到身边抚育,雍正对福惠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当时已经被他秘密立为储君的乾隆。

雍正也算是比较勤俭的皇帝了,但是他对福惠却格外舍得,经常赏赐福惠,每当有稀奇物品,乾隆还没见过,雍正都会先让福惠看一看,总之好吃、好喝、好玩的雍正都会第一时间想着福惠,而福惠每年的开销也要比哥哥乾隆还高得多,由此可见雍正对福惠的喜爱。

福惠自幼体弱多病,御医建议雍正每天都要给他用上好的高丽参进补,雍正为了得到上好的高丽参就求助于朝鲜,雍正为了让朝鲜贡献上好的高丽参,特意下旨朝鲜可以用上好的高丽参减免抵扣贡税。

可以说以严厉著称的雍正到了福惠这就化身成了宠子狂魔,不过雍正这么疼爱福惠,他依然还是难逃夭折的命运,雍正六年(1728年)年仅8岁的福惠还是体弱多病的夭折了,雍正非常悲痛,只得追封福惠为怀亲王,寓意永远怀念这个儿子。

写在最后

所以雍正死后与年妃合葬是他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生前的愿望,年妃是他一生所爱,也是他一生的白月光,能和相爱的人一起长眠于地下,这也是人生幸事。

年妃的儿子没有按照弘字辈起名主要还是在于都夭折了,雍正是出于对年妃的喜爱,也是心疼她的孩子夭折,为了能让年妃的孩子被收录进宗谱《玉牒》中,所以才给他们的孩子起了福字辈的名字,希望他们能沾福气,来生有福气投好胎。

雍正的清泰陵至今都保存完好没有被盗,所以这也意味着将近三百年来他和年妃还安静如初的长眠于地宫中。雍正与年妃虽然已经去世快三百年,但他们的爱情还是令现代人都羡慕的。

冲喜侍妾(古言)结局无错章节阅读(雍正死后为何与年贵妃合葬在一起)

2. 为什么其生母珂里叶特氏生前只是个妃位?

乾隆一生有17个儿子,但要说最让乾隆喜爱,也是乾隆心目中最属意的继承人那还得是皇五子永琪了。乾隆曾多次公开表示永琪是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如果不是永琪英年早逝,那皇位根本轮不到嘉庆来继承。连永琪的生母愉妃珂里叶特氏都跟着沾光,在70岁的时候还能被乾隆翻牌子召来侍寝。

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愉妃在雍正时期就嫁给了乾隆,还生了乾隆最喜爱的儿子永琪,70岁的时候还被乾隆翻牌子点名侍寝,但是为何生前却一直只是妃级地位,她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呢?

愉妃在乾隆后宫中一直并不得宠

愉妃其实很早就嫁给了还是皇子的乾隆,虽然史料中没有记载她具体嫁给乾隆的时间,但是按照已有史料推测,大概在雍正五年(1727年)时,乾隆大婚前曾纳了八、九名侍妾格格,这些人中很可能就有愉妃,因此愉妃嫁给乾隆比他和嫡妻富察皇后结婚还早。

然而别看愉妃嫁给乾隆很早,但她并不受乾隆喜爱和重视,主要和珂里叶特氏家族出身低微以及愉妃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

珂里叶特氏是蒙古姓氏,愉妃实际上是蒙古人,其家族世代居住于科尔沁,但并不是蒙古贵族,只是蒙古平民家族,珂里叶特氏家族在明末时期被清朝收编为蒙古镶蓝旗,珂里叶特氏家族投归清朝之后,又把姓氏满化为海佳氏,故此又称海佳氏。

愉妃的先祖海潮龙在清朝入关后被划归到汉将吴三桂手下当军官,后来在三藩之乱中曾跟随吴三桂起兵反清,被吴三桂任命为将军,结果在海潮龙看吴三桂打不过清朝,于是又背叛吴三桂向清军投降,由于海潮龙当过叛将,因此他的家族后来被编入上三旗包衣之中,成为包衣奴才身份。

愉妃家族由于祖先当过叛将,因此族人在清朝政坛都没有太高的政治地位,愉妃的父亲额尔吉图只官至内务府员外郎这种中级官职,不过也正是凭借他在内务府当官的关系,才能把女儿送给还是皇子的乾隆当侍妾。

清朝时期妃嫔地位高低与其家族出身高低有很大关系,曾经抚育过乾隆的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在康熙的后宫中就是这样,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是康熙亲舅舅佟国维的小女儿,是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妹妹,也是康熙表妹,她其实并不受康熙宠爱,嫁给康熙三十多年都未曾生育,但是由于家族出身高贵,因此她很快就被康熙册封为佟贵妃,并且一直以贵妃身份统摄后宫二十多年。

因此愉妃先人曾为叛将,后来家族又被编入包衣奴才身份,家族政治地位并不高,当然家族出身只是一方面,受不受皇帝喜爱还和个人有关系。

所以愉妃不受乾隆喜爱和重视也和她本人性格有很大关系,从现有乾隆册封愉妃的册文和在愉妃死后的祭文可以看出,愉妃这个人性格温柔恭顺,为人淳朴厚道,用现代的话说是标准的老实人一枚。

通常这样的老实人都很可能不太会说话,也不太会来事,在现代职场这种人是很难获得上司青睐而晋升的,因此愉妃这种性格很可能讨不到乾隆喜爱,所以她在乾隆后宫中的地位很难晋升。

虽然愉妃嫁给乾隆很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嫁了过来,但是愉妃一直没有受到乾隆宠幸,在雍正时期也一直没有给乾隆生育过子女。

而在乾隆继位之后,早期嫁给乾隆的几位侍妾格格都被封妃或者封嫔,愉妃却只被册封为海常在,在清朝后宫妃嫔等级中常在是仅次于最低级的答应的低等妃嫔,从这就能看出乾隆压根就对愉妃不喜爱和不重视。

愉妃在常在这个级别就熬了两年,直到两年后乾隆觉得她毕竟也是未登基前就跟随自己的侍妾,按资排辈给她从海常在晋升为了海贵人。

此后一直到乾隆六年(1741年)愉妃才迎来了人生转折点,愉妃在嫁给乾隆十五年之后终于怀孕生下了皇五子永琪。虽然永琪刚出生的时候乾隆也不知道他将来会有多么优秀,但是永琪毕竟是个儿子,因此乾隆很高兴,永琪出生六天之后乾隆就将海贵人晋升成了愉嫔。

随着永琪逐渐长大,在他五岁的时候也就是乾隆十年(1745年),他已经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乾隆十分喜爱他,于是这一年乾隆再次下旨晋升愉嫔为愉妃。

从这些就能看出来愉妃家族出身低微,再加上她本人性格老实厚道不会来事,因此她本身并不得乾隆喜爱,在乾隆的后宫中就如同小透明一般的存在,而她能晋升到妃级的地位则完全是靠了儿子永琪。

永琪很优秀但却英年早逝,乾隆一直都十分怀念永琪

永琪是乾隆十七个儿子中最为优秀的儿子,永琪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他能精通多种语言,包括汉语、满语、蒙语、藏语以及朝鲜语,精通书画和天文历法,永琪还写过一部名为《蕉桐賸稿》的关于天文历算的书,他的儿子绵亿和孙子奕绘也都以精通天文历算闻名于世。

永琪除了在文化方面很有能力之外,他还精于摔跤和骑射,据史书记载永琪自幼就经常与善扑营的侍卫练习摔跤,成年后摔跤技非常娴熟,善扑营中的侍卫几乎没有能赢过他的人,而且永琪在骑射方面也很厉害,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带着永琪去热河狩猎,一向精于骑射的乾隆一时兴起与儿子永琪比试骑射,永琪根本没让着皇帝老爹,两人连比三局都是永琪获胜,因此从这些可以看出永琪的综合素质非常高,真的是文武双全,他也是乾隆十七个儿子中最为全能,综合素质最高的皇子。

永琪聪慧过人,综合素质过硬已经让乾隆很喜爱他了,更加让乾隆喜爱他的地方还是他的孝顺,永琪为人至诚至孝,对乾隆极为孝顺,这也让乾隆一度想立他为继承人,把皇位传给他。

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时,乾隆当时居住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晚上时突然九州清晏殿失火了,在灾难突然来临时,乾隆才发现谁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乾隆曾经十分宠爱自己的两个弟弟和亲王弘昼和果亲王弘曕,当时弘昼与乾隆在一起,弘曕住的居所离乾隆的九州清晏殿最近,结果火灾一起,弘昼看都没看乾隆一眼,第一时间就跑了出去,而住的最近的弘曕却等火灾被扑灭后才慢慢悠悠最后一个过来探望乾隆,自己宠爱的两个弟弟如此对待自己,这让乾隆十分寒心。

而这场火灾也让乾隆十分暖心,因为火灾发生时,本来居所离乾隆的九州清晏殿最远的永琪却第一时间跑了过来,永琪在得知乾隆还被困在火场中,他不顾自身安危,往自己身上泼了一桶水,就亲自跑了进去将乾隆背负而出,这让乾隆十分感动,乾隆由此认为永琪为人至诚至孝。

乾隆本身有着很强的嫡庶观念,他在继位之后就立刻秘密册立了结发妻子富察皇后所生的嫡子皇次子永琏为继承人,结果后来永琏九岁夭折,后来富察皇后又生育了皇七子永琮,乾隆又想将永琮秘密立为继承人,但还没来得及秘密册立,永琮又夭折了,后来富察皇后也因两次丧子之痛而悲伤去世,乾隆的嫡妻嫡子也就都没了。

而永琪文武双全还至诚至孝,这打破了乾隆的嫡庶观念,乾隆在永琪勇救自己出火海之后就有了打算将其秘密册立为继承人的想法,此后乾隆开始重用永琪,让他多参与政治,希望对他加以历练考察,然后将他秘密立为继承人。

也是在这期间乾隆又想起了永琪的老妈愉妃,乾隆开始对愉妃大加赏赐和表扬,称其教子有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乾隆很快就会秘密册立永琪为继承人,而愉妃也很可能会被晋升为贵妃,但是明天和意外让人永远猜不到哪个先来。

乾隆三十年(1765年)永琪不幸患上了附骨疽的重病,永琪病重之后,乾隆十分关心,他为了让永琪开心高兴起来对他治病有帮助,于是乾隆下旨册封永琪为荣亲王,永琪也因此成为乾隆十七个儿子中第一个被封王的人。

而且永琪的封爵荣亲王在清朝是一个很特殊的爵位,清朝自顺治之后历代皇帝封王时基本不会赐予荣亲王封号,这是因为荣亲王封号在清朝历史上是代表着和太子之位挂钩,顺治曾经非常宠爱董鄂妃,后来董鄂妃给他生育了皇四子,顺治很开心曾想将其立为太子,但是皇四子出生仅三个月就夭折了,顺治很难过,就想下旨追封皇四子为皇太子,这个想法遭到了其母孝庄太后的强烈反对,顺治最终没拧过母亲孝庄太后,只得下旨追封皇四子为荣亲王,所以后来的清朝皇帝都默认荣亲王封号与太子封号挂钩,一般都不会轻易册封荣亲王封号。

永琪却在重病期间获得了乾隆册封的荣亲王封号,这也是乾隆的一片苦心,乾隆一是想给永琪封王让他高兴一下,二也是想暗示永琪,他将来有希望成为太子。乾隆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想让永琪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他的心态好起来,也对他养病有帮助,真可谓是乾隆的一片父爱之心。

永琪被乾隆册封为荣亲王之后,朝臣们和后宫妃嫔也基本都看明白了,乾隆这是明显的喜爱永琪,看样子永琪如果熬过这一关,病好之后,那太子之位非他莫属了。

因此永琪的老妈愉妃在后宫中的地位也突然跟着水涨船高,由于永琪病重,乾隆既关心永琪也怜悯愉妃,这一段时间对她也是极为关爱,当时乾隆后宫中除了继后那拉氏之外,就属愉妃地位最高,愉妃当时在后宫中的地位比后来受宠的嘉庆生母令妃魏佳氏还要高一些,这就因为乾隆对永琪的关爱抬高了愉妃的身份地位。

永琪所患的附骨疽病其实是类似于现代的骨结核病,病症主要是在大腿外侧生疮烂洞,在病症发作时患处会产生钻心刺骨的剧烈疼痛,这个病其实在当时也不完全算是绝症,依靠中药也是可以治好的。

但是永琪的病很厉害,重病需要下猛药,而给永琪治病的御医都知道他是乾隆最钟爱的儿子,因此下药十分谨慎,不敢给永琪下猛药,都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所以御医的谨慎反而把永琪的病情给耽误了,中药的药量不够猛其实很难治病,衡量一个中医的好坏就在于这个中医对病症的判断和把握以及药量的用法上。

御医的谨慎保守治疗,使得根本压制不住永琪的病情,即便乾隆册封了永琪为荣亲王,还暗示着他将来能成为太子,这些也都抵不过疾病的无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年初,永琪死在了在当时本不算绝症的附骨疽病上,年仅26岁。

乾隆在得知永琪去世后悲痛欲绝,他既心疼儿子去世,也心疼大清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乾隆悲痛之余则对给永琪治病的御医发泄起来,为永琪治病的御医张如璠和宋国瑞被乾隆追责问罪,两人家产全部被抄没充公,两人及其全家都被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回京,这也是清朝历史上对御医惩罚最严厉的一次。

永琪去世去年之后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和令妃所生的皇十五子颙琰被秘密册立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而嘉庆从各方面来说都与永琪很像,似乎乾隆是在照着永琪去寻找继承人。嘉庆文武双全,而且对父亲乾隆极为孝顺和听话,看一看这不就是永琪的类型嘛,只不过嘉庆各方面都不如永琪,堪称弱化版的永琪,这也是永琪去世后乾隆无奈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可以说永琪不死,皇位轮不到嘉庆身上。

这一点从乾隆晚年的态度和对永琪的怀念就能看出来,乾隆越到晚年越发怀念永琪,在晚年时每逢永琪忌日,乾隆都会为他写上一首诗来悼念缅怀这个儿子。

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并祝贺乾隆八十大寿,乾隆在寿宴上招待接见了马戛尔尼,寿宴上乾隆当着已经被他秘密册立为继承人嘉庆的面对英国使者马戛尔尼盛赞自己的第五子永琪: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更觉贵重,且汉文、满语、蒙古语、马步、骑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示明言,及复因病旋逝。

看看乾隆当着外国人的面还在夸赞已经去世快三十年的永琪,而且还有自己未来继承人嘉庆在场,可见乾隆对永琪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怀念。

愉妃能获得妃位都是依靠永琪,因此永琪去世她不可能再晋升了

永琪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的老妈愉妃还在,乾隆每当怀念永琪时,都会可以翻上愉妃的牌子让其来侍寝,即便后来愉妃已经70多岁,按照清宫规矩妃嫔年过50岁就可以不用再侍寝了,但是乾隆还会经常召70多岁的愉妃侍寝,想一想两名70多岁的老夫妻在一起还会有男女方面的生活吗?其实乾隆召愉妃侍寝,很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向她倾诉自己对儿子永琪的怀念,毕竟此时能理解乾隆的人也就只有永琪的生母愉妃了。

愉妃能在后宫中获得妃级地位都是依靠了儿子永琪,后来她时常被乾隆翻牌子侍寝也是因为永琪,她本身并不受乾隆宠爱,如果没有生育永琪的话,愉妃很可能就像乾隆的婉妃陈氏一样,婉妃也是当初在雍正时期嫁给乾隆的侍妾格格之一,也是由于家族出身低微,加之本人老实不会来事,嫁给乾隆六十多年一直都是婉嫔,直到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78岁时才被晋封为婉妃。

愉妃和婉妃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愉妃生育了永琪,而婉妃一生都没有为乾隆生育过子女,所以愉妃才能升为妃位。因此愉妃连妃位都是靠永琪得来的,永琪去世后,她自然也不会再被乾隆晋升了,乾隆还能因怀念永琪时常召她侍寝就算是对她不错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愉妃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9岁,虽然历经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但她也算是高寿而终了。愉妃去世又让乾隆想起了永琪,连愉妃都去世了,以后乾隆恐怕再想找人倾诉对永琪的怀念都找不到了,于是乾隆也很悲痛,因此下旨追封愉妃为愉贵妃。

愉妃死后仅被安葬在了乾隆的裕陵妃嫔园寝,并没有获得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也可看出她并不受乾隆喜爱。

同样也是当初还是皇子的乾隆纳得侍妾格格,皇长子永璜的生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都要比愉妃更受乾隆喜爱,这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与富察皇后可不是同一家族出身,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家族出身十分低微,而且她去世的还很早,她是在乾隆未登基之前就去世了,可即便如此由于她是比较受乾隆喜爱,所以死后被追封为哲悯皇贵妃,并且还获得了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

与哲悯皇贵妃资历和出身差不多的愉妃,还给乾隆生育了最优秀的儿子永琪,却都没获得陪葬乾隆帝陵的待遇,可见乾隆压根就不太喜欢愉妃,所以愉妃能获得妃位都是因生育了优秀的儿子永琪而获得,永琪死后她自然是得不到晋升,继续停留在妃级这个身份地位了。

所以愉妃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母凭子贵的事例,永琪一死她的身份地位也就不可能再提升了。

3. 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

风流多情的乾隆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最爱的是富察氏,最宠的是魏佳氏,而最讨厌的则是乌拉那拉氏,最悲惨的同样也是她。

乌拉那拉氏是满清的八大姓氏之一,要说这个家族是真的厉害,历史上总共出了三位皇后,可见非同一般。

第一位是皇太极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努尔哈赤非常喜欢自己这个皇后,值得一说的是著名的摄政王多尔衮便是阿巴亥的儿子。

不过因为在皇太极去世之后参与到储争当中,最后被太子一党的王公大臣给强迫为努尔哈赤殉葬。

乌拉那拉的第二个皇后便是雍正帝的孝敬宪皇后,要说雍正的至爱那一定是这位孝敬宪皇后。

在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乌拉那拉氏便是他的嫡福晋,在之后的夺嫡斗争中乌拉那拉氏也是毫不犹豫的相信雍正并站在她身后。

相比较前两位乌拉那拉氏的皇后来说,第三任皇后就有些凄惨了,不仅没有受到皇帝的宠爱,还遭到皇帝的厌恶,这位便是乾隆的第二个皇后那拉氏。

那拉氏在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不过此时的乾隆已经有了嫡福晋富察氏,所以当时的那拉氏只是一个侧福晋。

当时虽说弘历是已经确定好的皇储,但那拉氏对皇后那个位置还是没有想法的,因为乾隆太喜欢他的嫡福晋富察氏了。

乾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富察氏封为皇后,这便是乾隆的第一位皇后,此时的那拉氏因为侧福晋的缘故,所以只封了一个娴妃的名号。

由于历史上对富察氏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只言片语中也可以了解到富察氏出身名门且教养极好,让乾隆帝对其甚是宠爱。

不过奈何命薄,在乾隆继位十三年后便撒手人寰,这让乾隆异常悲痛,下令全国上下为富察氏举行丧礼三年。

乾隆有多想念这位皇后呢?在富察氏去世之后乾隆作了很多思念富察氏的诗,并且因为富察氏是在济南病逝的,所以乾隆在之后下江南的途中便都是绕过济南。

对于富察氏的突然去世当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伤心的肯定是乾隆,而高兴的自然就是当时作为娴妃的那拉氏。

都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虽说在富察氏当皇后的时候那拉氏并不出众,但这毕竟是被富察氏遮盖住了光芒。

要说那拉氏比之富察氏是丝毫不差的,两人都是出身名门,也都是在乾隆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嫁给了他,一路伴随着他从王爷变成皇帝。

所以皇后富察氏的去世,最大的受益人便是那拉氏,当然这其中并没有所谓的阴谋论,因为当时那拉氏完全没有对富察氏动手的必要,也不敢有小动作。

但因为富察氏刚刚去世,所以伤心的乾隆并没有重新立后的打算,因为这样不就显得自己太过于薄情寡义了,不得不说多情风流的乾隆帝竟然有这么深情的一面,实在令人意外。

当皇帝不想操心立后的事,自然有其他人操心,别说是朝廷里面的王公大臣,就是太后也多次督促乾隆赶紧重新立后。

当时的候选人有身为娴妃的那拉氏还有令妃魏佳氏,虽说魏佳氏更得乾隆喜欢,但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那拉氏。

因为魏佳氏是在乾隆继位的第九年进入后宫,而那拉氏则是一路从从宝亲王府走到了后宫,这一切都被太后看在眼中。

当时乾隆本就无心立后所以便听了太后的建议,而殊不知这便是孽缘的开始,而那拉氏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跟乾隆走上对立面。

由于富察氏刚刚去世,所以乾隆并没有直接封那拉氏为皇后,而是先立她为皇贵妃统领后宫之事,虽无皇后之名,但却有皇后之实。

在经过三年的丧期后那拉氏正式被乾隆封为了皇后掌管后宫之事,此时的那拉氏还是颇受乾隆喜爱的。

在封为皇后的一年半后。那拉氏终于为乾隆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乾隆赐名为永璂。

在那拉氏为乾隆生下孩子还是男孩那天乾隆有多高兴呢,先是连忙写了一首诗作纪念,随后又在呈上来的奏折中都批上了同喜。

可见当时夫妻双方的感情还是十分和睦的,并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在永璂之后那拉氏又为乾隆生下一儿一女,算是稳居后宫之位。

但风调雨顺的背后是不是蕴藏着更大的爆发这谁也说不定,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这对火药桶终于爆炸了。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乾隆决定第四次南巡,那拉氏作为皇后自然是跟乾隆一块下南巡。

在决定南巡以至于在路途中都是非常正常的,在二月初十那天乾隆还给那拉氏举办她四十八岁的生日,看来并没有什么矛盾。

但在十几天后当乾隆一行人到达杭州的时候,乾隆在用晚膳时身边已然没有了皇后的身影,陪同的只有令妃魏佳氏等人。

也是当天福隆安收到了乾隆让他把皇后送回京城的命令,且必须要快一路加急,可见此时双方矛盾已经爆发。

在那拉氏回到京城后乾隆帝又下发了一道命令,先是裁减皇后宫中的人员数量,随后又削弱那拉氏的待遇并对她宫内进行彻底搜查,给出的理由是那拉氏中邪。

随后在乾隆回宫之后便彻底收回了象征皇后权力的物件,并且只让两个宫女服侍那拉氏,按照清朝的规矩,身份最低微的答应才是如此待遇,可见此时乾隆已经彻底对那拉氏心寒。

在那拉氏被强制送回京城的第二年便直接离世了,乾隆对待那拉氏的葬礼也是十分的敷衍。

按理说那拉氏虽然在后来惹了乾隆的不高兴,但毕竟还是皇后,而乾隆却以皇贵妃之礼下葬那拉氏,这个做法也引起了朝臣和百姓的不满。

最终乾隆迫于舆论压力所以只好说出实情,原来在南巡途中那拉氏突然割发要出家,这让乾隆非常不满。

在满清的规矩中有这样一条,女子只有在丈夫去世的时候才能减掉自己的头发,而当时乾隆健在,这无异于诅咒乾隆。

对于那拉氏剪发的理由乾隆给出的死那拉氏在当时突然想出家当尼姑,这句话别说是在现在,就是在当时都是漏洞百出。

那么那拉氏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突然剪掉头发呢,这件事在当时可谓是愈演愈烈,在民间更是有多种说法盛传。

一说是乾隆在江南又想纳妃,但却遭到了那拉氏的拒绝,最终见反对不过乾隆,所以只好通过剪发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也有说是当时那拉氏的年龄大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到了更年期,所以性格变幻无常,再加上当时乾隆十分宠爱魏佳氏,所以引起了那拉氏的不满。

不过魏佳氏在乾隆年间确实受宠,从进宫到最后去世,一直深受乾隆喜爱,并且还为乾隆生下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也有人认为是乾隆迟迟不立那拉氏的儿子永璂为太子,所以让那拉氏心怀怨恨所以才出此下策。

类似的原因众说纷坛,而乾隆对此事也是闭口不言,凡是为那拉氏喊冤的大臣都遭到了乾隆的惩罚。

不过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乾隆厌恶那拉氏倒是真的,在那拉氏去世之后虽说是以皇贵妃的待遇来进行丧事。

但其实真正的规格连普通妃嫔都比不上,那拉氏的葬礼前后不过花费二百多两银子,论规格比之低阶官员还不如,更不用说跟富察氏的葬礼相比较了。

乾隆的这些行为让人愈发好奇当时那拉氏到底做了什么,但乾隆就是当此事没发生过一样对当天的事情闭口不言,所以那拉氏为何断发的原因到现在还是谜团。

4. 乾隆第二位皇后断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1776年,书生严譄上奏直骂乾隆是个色胚,御史瑟瑟发抖不敢记录,乾隆委屈的瘪嘴,这才缓缓道来:“剪发都是皇后的错。”

2017年,南京博物馆展出了十五阿哥请安折,这才揭晓了断发事件的迷雾。

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真实的“如懿”,有名的断发继后,辉发那拉氏。

她17岁嫁给乾隆,被册封为娴妃,在继任皇后之前一直未有生育,换言之,就是不受宠。

直到位居中宫,也许是多了相处的机会,加上并不逊色的容姿性格,乾隆和她也有一段相当走心的夫妻生活。

1765年闰二月十八日,那天是乾隆带着老妈和老婆们旅游到杭州的最后一天。

早上乾隆还赐了好吃的给继后,可到晚上用膳时,第一个领受赏菜的居然是令妃,继后迟迟不见身影,反观乾隆,面色铁青,沉默不语。

记录档案的人,只能把事先写好的继后名字,用纸糊住,再写上令妃的名字。

事后人们才知,继后当天剪了头发。

一、咱来看看史料是怎么记载断发事件的?

《清史稿》:(乾隆)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仵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

史料记载,继后忤逆了旨意,然后剪了头发,乾隆不高兴了,当天下令让福隆安先送她回京。

什么旨意?为什么忤逆?什么都没提。

如果继后真的犯了可以说出来的错误,爱面子的乾隆,必定会写明白甩锅。

没写,自然是不可言说。

中国人骨子里的八卦之魂熊熊燃烧,断发传说在当时已经众说纷纭,民间一直有两种说法。

其一,传说皇帝南巡到杭州时,夜夜笙歌,不务正业,还要新纳一个妃子,继后极力反对,激愤下,自己把头发剪了。其二,传说乾隆要立令妃为皇贵妃,继后心存嫉妒,愤然剪发反对。

然而,皇上纳妃子又岂能威胁到皇后?封皇贵妃,后宫管事的不也是皇后吗?她为什么要这么激动?

其实,这都是吃瓜群众脑补罢了,与史实大相径庭。

二、谁也没想到,南博和故宫的联合展览意外揭露了秘密的一角

2017年,南京博物馆展出了十五阿哥请安折,本来只是作为折子样式展出的,并没有深究内容,故宫的学者看到后才发现,内容有些不同寻常。

第二封折子里,乾隆要太监潘凤和福隆安一起,好好审问继后身边的3名宫女:“十八号那天,皇后到底怎么剪头发的?他们为什么没留心?叫他们出去就出去了,难道要轻生他们也当不知道吗?”

跟了去的女子三名,当下你同福隆安审问他们十八日如何剪发之事,他们为何不留心,叫他们出去他们就出去吗?要寻自尽难道他们也装不知道吗?

从这部分可以看出,继后剪头发时,房间里根本没人,也说明乾隆压根就没和继后有过争吵,他也是收到消息才知道继后剪了头发。

传说中,帝后激烈争吵,是不存在的。

至于剪发的原因,第一封折子里,乾隆写着:“皇后疯了!”还下令彻查继后在圆明园的东西,要等皇后回宫之后再传旨,不许她出门。

谕王成将皇后所有一切东西在宫在圆明园者具查明封贮。俟进宫请旨,再传旨与潘凤等:“皇后疯了,送到宫时在翊坤宫后殿养病,不许见一人。阿哥公主请安只许向潘凤打听”。此旨俟他到宫前一日再传,不可预先传出。屋里只许跟去的两个女子扶侍,也不许出门。

这是怕继后和人互通消息,再生事端。

皇后断发难道真是因为疯了?

自然是不可能,虽然当天乾隆下令让福隆安,日行两站,加紧送继后回京,但其实各地官员是要迎接继后的,皇后的排场并没少。

《寄信档》有详细记载,乾隆担心回去太快,各地官员来不及准备,如果真的疯了,乾隆是不可能让其他人见到继后的。

派伊扈从皇后,护送启程时,曾令日行二站。今据安泰返回所奏看得,途次行进尚好,全然无事。既然如此,前往彼处何需过急。倘若过快,地方官员不及筹备,且当差纤夫等人必怨辛苦。应估计路途远近,酌情行进,无需过急。

由于乾隆实在是无法理解她的行为,只能归结于她疯了,大家想想,像不像老夫老妻吵架?

妻子心累到什么都不想说,只嚷嚷着要离婚,丈夫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错哪了,只好骂一句她疯了。

他本就自诩十全老人,对继后,自认为也没什么不好,甚至苦思了很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他说“她平日恨我必深”,用我字而不是朕,头秃到以丈夫的口吻说话,那是真的想不通,甚至怀疑继后是不是搞邪道了。

谕王成皇后此事甚属乖张。如此看来,她平日恨我必深。宫外圆明园他住处、净房,你同毛团细细密看,不可令别人知道,若有邪道踪迹,等朕回宫再奏,密之又密。

后来,在给继后侄子的折子里,乾隆给的原因是皇后想出家,自己剪了头发。

那么,继后好端端地为何要出家?

乾隆想不明白的问题,那时的吃瓜群众倒分析得头头是道。

三、断发原因不明,吃瓜群众操碎心

先是刑部侍郎阿永阿,为皇后说话,不应该因病幽禁废后,那时大家还只知道皇后病了,然后他就被流放了。

事情过去一年,继后抑郁而终,虽然没有废后,但乾隆下旨以皇贵妃规格下葬(表面上)。

御史李玉鸣开始头铁,说葬礼不应该草草了事:“请行三年丧礼。”然后就被乾隆发配新疆。

10年后,有个书生严譄头更铁,写了个奏折骂乾隆是个色胚:“皇后漂亮贤惠,经常被皇上你宠幸,继后她看你都年过半百了,国事也繁忙,还总想行色,怕你身体不好,才故意轻生的!”

严譄:“纳皇后贤美节烈,多蒙宠爱,见皇上年过五旬,国事纷繁,若仍如前宠幸恐非善养圣体,是以故意挺触轻生”

乾隆朱批:“种种荒唐悖诞,敢于污蔑朕躬,实堪发指。”

这不是把乾隆尊严放地上踩么,刚还生了个女儿,你就骂我50岁不行?

乾隆看到这种猜测,难免不被气到吐血,连连摇头,直批荒唐,下令把严譄斩首。

又过了2年,书生金从善跪在马路边大喊:“求皇上早日立储、立后,并公开为皇后之事下罪己诏!”

可见,民间这些年来的猜测从没停下。

乾隆也委屈啊,觉得自己好无辜,为了堵悠悠之口,这才公开了剪发的事情:“我从未对不起继后,明明她之前犯过错,我没追究,是她不管不顾剪了头发!我都没废她,仁至义尽了!金从善居然想让我下罪己诏,我何罪之有?”

其后自获过愆,朕优容如故。国俗忌剪发,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后以病薨,止令减其仪文,并未削其位号。朕处此仁至义尽,况自是不复继立皇后。从善乃欲朕下诏罪己,朕有何罪当自责乎?

注意,这里提到了一句,继后在断发前,曾经犯过错。

乾隆觉得自己没错,可他也曾亲口说过,继后上任以来从未犯过错。

那继后到底有错吗?这个错误会不会跟她断发也有关系呢?

四、李朝鲜史料里讲了这样一件事。

李朝鲜每年来中国供奉4次,然而骨子里还是看不起清朝皇帝,有丑事巴不得记录得清清楚楚,于是留下了大量相关的史料记载。

当时皇帝去关东打猎,继后随行,谁知,丢了一颗很贵重的珠子。皇帝怀疑继后,经过调查,在典当铺发现了珠子,有个侍卫卖了400两,在他的贴身衣服里,搜到了继后的亲笔信件。

继后怎么可能会缺钱呢?李朝鲜使臣猜测,是宫中宠妃设计陷害的继后,前文里阿永阿也被他们称为高义之士。

《外集燕记》:以为皇后侍卫官某人典银四百两。乃捕其人而鞫之。搜其身。衣缝中有一札。乃皇后手笔也。乃不复问。腰斩。皇后之得罪以此。而其实宫中有专宠者。设计而谮诬之云。

说到这,可能有人觉得这说法,刚好和“令妃受封”的传说对上了,然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15年后,朝鲜史料里更详细地记录了关于这颗珠子的事情。

有个回族后妃,向皇上告发继后丢了珠子,然后在侍卫那搜出来了,所以皇后才被幽禁。

《热河日记》:中国人宝东珠。以为高丽珠。……东珠八分已上为宝。皇帝有东珠七钱重。为镇梦魇宝。皇后东珠六钱四分重。形如白茄子。乾隆三十年。皇后失东珠。回后谗皇后。搜得东珠銮仪卫卒家。后遂废幽之冷宫。

当时皇宫里,只有一位回族后妃,就是容妃,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香妃的原型。

这两则史料虽说有猜测的成分,但使臣必定是听到过这样的消息,才如此记录,他们的共同点是:

皇宫丢了珠子;在侍卫那搜到了,并且侍卫和继后有联系;继后是被后妃诬陷的;

然而,清宫档案里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是在断发事件的5年前,这也为继后的断发事件埋下了伏笔。

1760年,帝后前往避暑山庄,途经石槽行宫,宫里丢了珠子,引起了大骚动。

1762年,在济尔哈朗图行宫的西下屋,清宫档案有这样一段对话的记录。

继后鬼鬼祟祟,拿着一颗珠子对太监王金福吩咐:“你把这个珠子偷偷扔到西下屋去。”

王金福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为什么?”

继后小声遮掩:“你把珠子扔到西下屋,就不是我们偷的了。”

第二天到了阿穆呼朗图行宫,继后还拉住王金福质问:“珠子你到底扔没扔?怎么宫里没什么反应?”

王金福再三向继后保证,自己真的扔了。

1765年,继后断发的前9天,丢珠子一案再次被调查,太监王金福遭到审问,结果乾隆发现时间地点都不对。

“寄谕刑部尚书舒赫德等著查明丢失珍珠一案” :乾隆三十年闰二月初九日奉上谕。舒赫德等奏。审问太监王金福之情。已寄信傅恒。阿里衮矣。等语。……果不出朕之所鉴。珍珠丢失之时间。地点全然不符。……务须查明。……朕回銮后再行审讯。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难道继后是因为害怕东窗事发,才愤然剃了光头要出家吗?

五、继后铁了心要出家的真实原因

没错,光头,这也是有明确档案记载的,继后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剪了一小撮头发,而是真的把自己剃成了光头,当然也不排除回宫之后才继续剃光的,但足以说明她是真的铁了心要出家!(题外话:还珠格格里的光头居然更符合史实。)

奴才带领至翊坤宫见皇后,着皇后去了钿子,众人看看无头发光景。钦此。

关于她断发前的异常表现,《清高宗实录》中只有一句话,是说她性情大变,在皇太后面前大不敬。

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这说法,当天早上继后还好好的和乾隆一起吃饭,如果妻子对自己老妈不孝了,丈夫还能有好脸色么?何况大孝子乾隆?

所以大概率是,这顿早餐两人聊了一些事情,乾隆觉得聊的很正常,但48岁正值更年期的继后,心态崩了,宁愿出家也不想跟乾隆过了。

咱们细数继后过往,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实在忍不了了?

(一)感情变故

富察皇后三周年祭日,那年乾隆正巧在杭州,由于没办法亲自祭拜结发妻子,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旧剑久相投。

继后还在身边陪着呢,就把人家比作新琴,还说她无法代替,虽说继后脾气向来娴静乖顺,你也不能把人家当作什么感情都没有的人吧?

何况刚立后的那三年,乾隆对继后也算不错,为她破例追封家里人爵位,生孩子时也加倍关注,甚至还为儿子写诗,这可是富察皇后才有的待遇。

好不容易体会到丈夫的爱,继后自然沦陷,以为自己也是特殊,结果乾隆一首诗,让她不得不面对现实。

(二)家庭变故

人倒霉起来那坏事是一茬接一茬。

1755年,女儿2岁多夭折了,当时继后还怀着小儿子,这也导致小儿子身体不好。

1757年二月,母亲在她生日当天去世了,她正陪着乾隆在南巡,压根赶不回去见最后一面。

不久,七月,1岁多的小儿子也夭折了,此时继后又在木兰陪着乾隆,等她九月回去,儿子已经被送到陵寝40多天,继后连金棺都没看到。

而乾隆呢,虽然给那么小夭折的孩子破例赐了名字,可却在继后仍悲痛难耐时,开始宠幸其它妃子。

那之后,继后的事情就极少出现在史料里,除了闲来为乾隆做做衣服香囊,主持一下宫中礼仪,礼礼佛,生活再没什么波澜。

(三)事业变故

接着上面丢珍珠一案说,回后容妃在进宫时恰好就在继后宫中学规矩,时间是能对上的,所以她的确是有可能知道继后扔珍珠这件事,但事情是不是真是继后做的,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以乾隆爱面子的性格,真是继后偷了东西做错了,他不会容忍民间恶意揣测他那么多年。

其实珍珠在古代还有男女定情的含义,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中就有“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史料中,继后不仅将珍珠给了侍卫,还与其有书信往来,并且书信是被侍卫收藏在贴身衣物里的,怎一个暧昧了得,堂堂十全老人,居然被绿了?

皇后地位摇摇欲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宫里还有假冒侍卫一案,也不知是不是有关系。

六、我们再来还原一下事情经过

那日早饭时,乾隆琢磨了一下,觉得案子一直查不清楚,不如直接了当的问问继后,丢珍珠到底怎么回事。

然而继后正处在更年期,平时丈夫对她的关爱又很少,心里难过的很,只觉得这个男人,不仅不爱我,还怀疑我,我都徐娘半老了,能做什么?老娘不想跟他过了!

于是什么也没表露,等乾隆走后,她招呼侍女出去,自己在房间把头发剪了,甚至可能想轻生,下人敲门才发现此事,连忙去通知乾隆。

乾隆赶到后,继后没有说她为什么剪发,只说自己要出家,不想当他的皇后了。

乾隆气的要死,觉得自己对她没啥亏待的啊,她居然要甩了我出家?我堂堂皇帝欸!

于是,让臣子连夜护送继后回京,加急的那种,顺便让护送的人,观察继后是不是回心转意了,看她接下来好像没什么特殊举动,又让她慢慢走,命令各地官员好好迎接继后。

这一路走得漫长,官方档案里记载皇后2月底就回京了,可直到3月底一路上还有官员迎接皇后的奏折。

三月二十日 銮仪卫大臣福隆安奏 皇后抵达敦家庄站 直隶总督方观承等迎接並進貢物品 皇后拒收片

夫妻博弈开始,也可能是乾隆单方面地想试探继后。

三月初三继后侄子被乾隆削了爵位,二十日皇后拒收了官员的进贡物品,又过了3天,乾隆又下令嘉奖继后侄子,属实是反复横跳,继后侄子满脸问号:“拿我玩呢?”

3月底继后回京,乾隆又下令(也就是请安折的内容),要当着儿女老婆们的面,拷打宫女60大板并发配吉林,继后必须看着,还要太监观察继后听了旨意是什么反应。

想必继后的反应不如乾隆意,被幽禁后更是干脆剃了个光头以表决心。

4月底乾隆回京后,想要废后,五月初刑部侍郎阿永阿力谏,在大臣劝阻下,这才放弃,把令贵妃升为皇贵妃管理后宫。

之后的一年里,乾隆削减继后用度,克扣伙食,还让太监领着人去参观继后的光头。

乾隆到继后病死也没放过她,嘴上说着以皇贵妃的身份下葬,可实际葬礼只花了200两,银子死后第二天就算好了,说明乾隆早早就准备妥当。

对比一下纯惠皇贵妃葬礼,用了十几万两,真凄惨,不仅如此,继后棺木都摆在纯惠皇贵妃次位,还不许人祭拜。

宫里继后大大小小的画像都让画师改掉了,啥意思呢?

乾隆在任何地方都不想看到她,不想回忆起她了。

可悲可叹,她做不到让乾隆爱她到念念不忘,只求再也不出现在乾隆的世界里。

最根本的原因,只是继后爱过乾隆罢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5. 李鸿章40岁老来得子?

1862年,已经40岁的李鸿章,膝下还没有自己的儿子, 这在当时是大不孝的,于是,他把六弟李昭庆的儿子李经方过继为嗣。

两年后,李鸿章与妻子生下了自己的儿子,而且一连生下两名男孩,一名叫李经述,一名叫李经迈。

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鸿章将如何对待继子李经方?

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视为己出!

如果非要做个比较的话,那就是李鸿章对待继子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亲。

我们从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在我国封建社会,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长子的身份是相对较高的。

尤其是在李鸿章家族,更能体现出这种“特色”。

李鸿章弟兄六人,大房李瀚章,虽没有李鸿章的级别高,也没有李鸿章的名声响,但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曾任湖广总督。

二房即为李鸿章,他的官阶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三房李鹤章是一位秀才。

四房李蕴章、五房李凤章、六房李昭庆皆是国子监学生。

显然,这是一户书香门第。

李鸿章有了自己的亲儿子,他完全可以将继子李经方送还给六房,立自己的亲儿子李经述为长子,让李经述继承自己的衣钵。

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他毅然决然地将继子李经方当做长子,从而确定了李经方在二房的身份。

除此之外,李鸿章为了培养李经方,煞费了很多苦心。

1.“睁眼看世界”,外国人给孩子们做家教。

李经方天资聪颖,虚心好学,在祖父辈的影响下,他很快考取了廪生,廪生指的是成绩比较优秀的秀才。

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考中举人,名列38名,拿到了踏上仕途的“火车票”。

其实,在科举上,李经方与其父李鸿章相比,逊色不少,想当年李鸿章22岁中举,25岁中进士。

不过,李经方的过人之处不在于考试,而在于他的外语天赋。

他精通五国语言文字,是一位外语奇才,这与其父“睁眼看世界”的理念和精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李鸿章从早就开始注重儿子们的外语学习,并聘请了一位美国军人做孩子们的外语家教。

这位外语家教叫毕德格,是对李经方等人影响最大的一位洋人。

1872年,毕德格在天津担任美国领事馆副领事兼翻译。

由于工作关系,他很早就认识了李鸿章。

因为非常佩服李鸿章的人格和精神,毕德格自愿充当李家子弟的英文家教,甚至,不惜辞去美国领事馆的职务。

在毕德格的悉心培养下,李经方学会了英、法、德、俄、日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大量外国报刊和书籍,为后来走上外交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父子齐上阵,李鸿章让继子做“跟班”

像李经方这样的人,在当时的晚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凤毛麟角”。

前面,我们介绍过,李经方是举人出身,已经取得了做官的资格,李鸿章出访办理外交事务时,就会将李经方带在身边,让李经方做自己的“跟班”。

不过,虽然是带在身边,但是李经方从来没有以李鸿章儿子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朝廷命官的身份协助李鸿章办理国事,两人之间,并无私情可言。

像李鸿章,身为洋务大臣,办理外交事务是份内之事,不管与哪个国家办理涉外事务,均由他出头办理。

而李经方充分发挥自己的外语才能,在某些时刻,可以直接与外国人对话。

不过,李鸿章只是把李经方当做了“跟班”,没有给李经方展现自身才能的机会,所以,在官场上,李经方并没有取得太大的功绩。

3.马关条约,李经方有话要说

1895年,甲午海战之后,李鸿章带着李经方、罗丰禄、马建忠等人赴日议和。

谈判桌上,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咄咄逼人,大有使人难堪之意。

面对气势汹汹的伊藤博文,李经方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成竹在胸。

他三番五次地想据理力争,可惜,被李鸿章制止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变着法子引导李鸿章的谈判思路,比如,他让其他随员给李鸿章递纸条,以供李鸿章决策。

不过,李经方身份有别、地位有限、能力太小,他的努力不足以改变“弱国无外交”的命运。

就这样,李鸿章签下了《马关条约》。

与此同时,李氏父子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4. 万人唾骂之下,李鸿章护起了犊子

签订完《马关条约》后,全国骂声一片,李鸿章父子也成了大家的眼中钉、肉中刺,被万人唾骂。

对此,李鸿章心知肚明。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关台湾岛的割让交接事宜,还需要洋务大臣参加。

这个重担又落在了李鸿章身上。

此时,李鸿章因伤不能前往,清廷就把这个“卖国”的事情交给了李经方办理。

见此情况,李鸿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续背负着“汉奸”的骂名,于是,他上奏朝廷,就说李经方有病在身,不便前往。

以此,他想替儿子把这一“重任”推拖出去。

可是,光绪金口玉言,一句“李鸿章不得推脱”,算是把这件事又压给了李经方。

就这样,李经方不得不再次踏上“卖国”之路。

1901年,李鸿章办完了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那就是签署了《辛丑条约》。

之后,他心力交瘁,吐血而亡。

事已至此,李经方认清了天下大势,他认为清朝气数已尽,不足以再为之“卖命”。

就在张勋大搞复辟时,许多清朝遗老、王公旧臣都去争先恐后地附和、拥护,李经方却不为所动,不愿去凑热闹;甚至,在溥仪当上伪满洲的皇帝时,李经方也不去朝拜。

他远走上海,当上了“愚公”,而且是一名不愿食“周粟”的、有骨气的“愚公”。

5. 李鸿章离开的日子里,李经方发了“洋财”

李鸿章去世后,李家“章”字辈的人物均已去世,李经方成了李家的“家族长”。

辛亥革命后,李家六房的男女老少基本都搬到了上海租界居住。

“家族长”李经方要照顾到每一位李家成员,实属不易。

单说他自己一支的家庭成员就不在少数。

他有9位妻子,其中,原配是刘氏姐妹,侧室5位,洋太太2名,一位是英文秘书,一位是法文秘书。

还有三儿一女、孙辈、车夫、佣人等需要养活,花销不菲。

在这种情况下,李经方必须想办法挣钱才行。

事实是,凭借着天时地利和自己的经商头脑,李经方也确实恨恨地发了两笔“洋财”。

第一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细心的李经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外国人总是热衷于在黄浦江边建设码头、创建工厂、开资办货栈。

这让李经方来了兴趣。

他抓住时机,抢先以较低的价格在江边买下数百亩荒地,然后再以十几倍的价格卖给英国人。

不出所料,英国人高价买入后,在江边荒地上建船厂,办企业,甚至,还发行起股票。

就这样,李经方通过倒卖地皮发了一笔横财。

第二次,是民国期间。

民国后,瑞典王国的太子来华访问,期间,他收集文物准备带回瑞典,摆放在瑞典国家博物馆。

平日里,对藏书、古玩玉器有特殊雅好的李经方,听说瑞典王子的事情好,发现机会来了。

于是,他与内弟刘晦合作各地购买古董,然后,再高价卖给瑞典王子。

单这一项买卖,据说李经方和他内弟共赚了2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后来,李经方又将自己租界的房屋出租,赚取租赁费,收获颇丰。

发财后,李经方感叹:“没想到,我也有今天啊!”

发财后,李经方开始广置房产,他在上海修造了一处花园洋房,还斥下巨资买一下一条有100多幢房屋的弄堂。

除此之外,他在安徽芜湖也有自己的产业,其中,一部分是从其父李鸿章手里继承过来的,一部分是自己置办的。

当然,他还购买了不少公司的股票,可以说,在当时,李经方资产非常雄厚。

6.人生有辉煌,也有落寞,李经方的低谷期是什么样的?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有低谷的时候。

李经方也不例外。

李经方有三儿两女。

长子李国焘是法国太太生下的,长大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毕业后,在邮电部门任职。

次子李国熙年纪不大就病逝了。

三子李国杰,又名乔治,是英国太太所生。

单说,这乔治,不是善茬,平日里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甚至,打起他父亲的主意,他逼迫其父交出家中财产。

李经方感到害怕,他卖掉上海的房子,带着家人逃往大连避难。

在大连,李经方从来不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以字、号向外人介绍自己,所以,人们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李姓老者就是清末显赫一时的李鸿章大公子。

在此期间,李家的生活费用主要来自上海、芜湖、合肥等地的房租收入。

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

李经方虽然是逃难,但是,他见多识广,思维清晰,办事非常缜密,没几年,他就在大连置办起丰厚的财产,重新过上了愚公的生活。

1933年,年愈80的李经方,自知时日不久,他立下遗嘱,对自家的财产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得到遗产的人有很多,包括李经方上一辈的老人,李经方的子女、孙子、外孙子,李经方的妻妾,管家等30余人。

1934年,李经方在大连病逝,送回原籍合肥安葬。

他的去世,标志着李鸿章家族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虽然去世了,但是,李氏后代英才辈出,继续在外交、实业、科技、文化等领域活跃。

6. 花想容冲喜侍妾类似小说?

《冲喜侍妾》

作者:花想容

温柔隐忍美艳侍妾VS断腿残疾清冷贵公子

1v1,SC,古言,甜宠文,双向奔赴,先婚后爱

文笔很好!!这篇文真的不错超好看!!男主的腿后面会治好的,身体会恢复健康,诸位放心!!为了治好男主的腿,男主妈妈找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出生的女主冲喜,女主为了救爸爸,先后答应了婚事。女主性格坚韧善良,长得娇俏明艳,号称“点心西施”,耐心照顾男主方方面面,女主特别讨人喜欢。男主一次意外导致小腿受伤,容貌和才学出众,是城里的“第一贵公子”。但是退伤后变得郁郁寡欢,幸好女主出现了,就像小太阳一样给男主带来新的希望,暖心得不得了!慢慢接触后男主控制不住动心了,经常偷亲女主哈哈哈哈,婚后生活好甜,追妻过程很宠!男主吃醋的样子超级别扭又可爱!!

7. 薛宝钗为什么急急忙忙搬出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有三个人对此事有异常反应,一个是探春,一个是黛玉,另一个就是宝钗了。

探春是对抄检大观园反应最为过激的一个主子,她敏感地觉察到了抄检大观园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是抄家即将来临的前兆,因而流泪伤感还打了一个举止轻狂的老奴,这些我已发文解读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二个人对此事反应奇怪的人,就是敏感多疑的人精林黛玉了。在抄检大观园一事上,她镇定得出奇,一声不吭,不闻不问。

倒是她的忠奴紫鹃出来挡驾,暗示黛玉与宝玉关系好得很,成了你我不分的情侣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其实,黛玉的不闻不问,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抗议。此时的黛玉身体越来越差,紫鹃“情辞试忙玉”后,贾府大家长们明知二人彼此情投意合,但却对她们的婚事无动于衷。

黛玉因此感到彻底绝望,她即便想抗争,也无力抗争了,她再也不能像当初因为周瑞家的送花是最后送给自己而大发脾气了,生活的残酷挫光了她的凌厉锐气。

那么,另一个对此事反应貌似平静但却让人匪夷所思的人,就当属宝钗了。

宝钗与探春,都是有相当敏锐政治头脑的人物,如果不是事出有因,宝钗不会在抄家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来知会三驾马车之一的管事人李纨,以自己要去照看生病的母亲为由,说自己要搬出大观园去。那么是不是真是这个理由,让宝钗决定着急要搬出大观园呢?

聪明的李纨、尤氏等听后都心照不宣地笑了,大家知道这根本不是宝钗要搬出去的真正原因。

探春对此认为是一家子亲骨肉还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何况对待隔了一层的亲戚呢。

连王夫人都说,姨妈究竟没甚大病,不过还是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她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她不成?那孩子心重,亲戚们住一场,别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抄检大观园时,王熙凤曾提出:“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检不得的。”邢夫人派来监督抄检的王善保家的立即赞同:“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于是,抄检的队伍便绕开了蘅芜苑,没有去抄宝钗的住处,因而不存在得罪宝钗。

宝钗人缘极好,别人也不会得罪她,正如凤姐所说:谁可好好的得罪着她?况且她天天在园里,左不过是他们姊妹那一群人。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宝钗着急要搬走呢?有以下原因:

第一、王夫人与薛姨妈姊妹俩在贾府也亲香了一段时间了。贾家此时人多事烦,比当初薛姨妈的哥哥王子腾家准备奔赴外地上任时更烦、更乱。薛家当初不忍去打扰哥哥家,此时难道就好意思一直赖在贾家?即便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掏腰包,即便王夫人希望与妹妹度过漫漫长日,聊聊天说说话,但终归是寄人篱下,也要顾及贾母、贾政等贾姓人的感受。

第二,薛蟠在京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像刚来时那么迫切地需要依附贾家那些子弟了。

第三,宝钗是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事一问三不知不爱多管闲事的人,她曾对宝玉说过她知道的大观园内许多不雅之事,但因为身为外客的身份,她不便多说,如今她觉得不如干脆采取站干岸儿的办法,远离是非漩涡之地,才是明智之举。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理由。她对王夫人说是因为母亲身体不好,需要人陪等等几条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其实都不是她内心真正的想法,倒是有一条理道出了她的内心真实想法: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针线活计,并家里一切动用的器皿,尚有未齐备的,我也须得帮着妈去料理料理。姨妈和凤姐姐都知道我们家的事,不是我撒谎。

这一条理由宝钗的确没有撒谎,宝钗说这条理由显然是在旁敲侧击王夫人:我哥哥的婚事已经有了眉目了,接下来,家里就该操心我这个当妹妹的婚事了。当初你与母亲达成共识的金玉良缘,是该落实到位的时候了。

宝钗这是在倒逼王夫人:如果你与我母亲就我与宝玉的婚事早已达成的共识,是因种种原因拖了那么久,那么这次再不把这门婚事落实成为现实的话,那我们作为你的亲戚,我们有自己的房子,老就这么住在贾府也不是常事。因此,这次我们借你下令抄检大观园这个机会搬出去,是绝好时机,也显得合情合理。

这才是宝钗要急着搬出大观园的真正原因。

一句话:宝钗之所以着急搬出大观园,她冠冕堂皇说的其他原因都是假的,真正的原因是在倒逼王夫人赶快紧锣密鼓把她和宝玉的婚事提到日程上来。当你儿子贾宝玉迎娶我宝钗之日,就是我们搬进大观园来之时。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纯原创,抄袭必究。我是《好看的红楼梦》作者诗绿凤,每天给你新鲜营养的红楼妙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48)
武道神尊(武道神尊赤练毒经如何获取)
上一篇 2023年12月08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2月08日

相关推荐

  • 榻上来(红楼梦为什么描述扇子的情节大多和宝钗有关)

    《红楼梦》描述扇子的情节有很多,但其实跟宝钗相关的不是最多,只是说描写宝钗跟扇子的情节在整本书里很重要而已。我们来分析一下:...

    2023年12月01日
  • 求放过 小说(谁能推荐几部超级好看的总裁豪门宠文的小说)

    《蚕食》by小妖子(猎奇+病娇+异类)《疯子》by小妖子(病娇+暗黑+结局反转+虐心)《我快死了》by樱桃(癌症+虐心+出轨)《我已经死了》by梦裳宛(受自杀后+攻失忆+虐心)《绝食日记》by邀日月(不造怎么说+虐心+非常推荐!)《大卫的囚徒...

    2023年12月02日
  •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斗罗大陆五唐三重生漫画结局)

    1.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局。2.因为漫画作者正在创作中,故事情节和结局还未公布。3.但是可以期待唐三的重生之后,他能够带领自己的团队走向胜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同时也期待漫画作者能够给出一个精彩的结局,让读者们满意。...

    2023年12月02日
  • 顾远夏婉全文免费阅读(顾远羽林军的小说叫什么)

    应该是《插翅难飞》作者:阿陶陶小说讲述:此文男主很man,占有欲超强,有点强取豪夺类型的吧,好喜欢这类男主,就是对全世界都冷冷的但是对女主一个人特别好特别温柔特别宠溺的感觉!有剧情有肉,故事背景在缅甸,温柔貌美女主家境好被人贩子拐卖遇到男主,...

    2023年12月05日
  • 重生之完美人生(最近几天宅在家里发霉了能推荐几个动漫吗)

    简介:音乐天才有马公生从小梦想成为优秀的钢琴师。不幸的是,在11岁那年,有马的母亲去世了,而有马亦再也无法听见自己所演奏的琴声,由此与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在初三那年,有马遇见了一位名叫宫园熏的女生。有马被熏的才情及热情所吸引。渐渐的,在薰的影...

    2023年12月06日
返回顶部